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继锌指核酸酶(ZFNs)和TALEN核酸酶(TALENs)之后、可高效定点编辑的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是目前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疾病治疗等生命科学领域最前沿的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现代生物技术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作物遗传改良方面。作为作物遗传改良育种的有效技术手段,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为创制特种药材新种质资源特别是专用型品种资源带来了新契机,对于特种药材种质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特种药材中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特种药材的基因功能研究以及种质创新工作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础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氮耦合对蒙古黄芪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年生蒙古黄芪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以灌水量(W1,3 200 m~3·hm~(-2)、W2,3 600 m~3·hm~(-2)、W3,4 000 m~3·hm~(-2))做主区,施氮量(N0:0 kg·hm~(-2),N1:50 kg·hm~(-2),N2:100 kg·hm~(-2),N3:150 kg·hm~(-2))为副区,测定黄芪的干物质积累特征、产量及甲苷含量。结果表明:灌水量和施氮量的互作效应对黄芪生育期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及其出现的天数、产量和黄芪甲苷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在相同灌水条件下,W1N2处理的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较W1N0、W1N1和W1N3处理分别提高16.08%、9.96%和7.75%,W1N2处理的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出现天数较W1N0、W1N1和W1N3处理分别缩短6.07、8.14 d和8.15 d。W1N2处理的产量较W1N0 (对照)、W1N1和W1N3分别提高186.32%、11.99%和33.11%,W1N2处理的黄芪甲苷含量较W1N0、W1N1和W1N3处理分别提高167.03%、50.93%和24.94%。在相同施氮条件下,W1N2处理的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较W2N2和W3N2处理分别提高8.41%和12.65%,W1N2处理的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出现天数较W2N2和W3N2处理分别缩短5.36 d和6.90 d, W1N2处理的黄芪甲苷含量较W2N2和W3N2处理分别提高17.11%和74.82%。说明生育期减量20%灌水(3 200 m~3·hm~(-2))与中施氮量耦合(100 kg·hm~(-2))的最优栽培模式能够显著提高黄芪的干物质积累量、积累速率和产量,有效改善黄芪的品质,在绿洲灌区黄芪生产实践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当前甘草种植过程中存在化肥施用量较大导致甘草生产成本提升,且土壤污染严重问题,提出人工膜下甘草种植技术。【方法】课题组从土地选择与准备、种子处理、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及加工等方面进行剖析,要提高甘草种植效益,应做好土地的选择与准备、适地种植、施足底肥、种子处理、播深居中、合理灌溉、科学防治病虫、适时采收等农技工作。【结果】人工膜下甘草种植技术能够提升甘草产量,降低甘草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侵蚀概率,可为甘草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种子丸粒化技术是一项新型种子处理技术,现已成为现代农业种子处理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对中药材小粒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材小粒种子丸粒化加工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连作导致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受阻,病虫害加剧,抗逆能力下降,药材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本文基于近年来药用植物连作障碍的研究工作,对药用植物连作发生机理及土壤障碍效应、药用植物根系化感自毒作用、药用植物连作中土壤微生态特征、药用植物与根际微生物互作效应等4个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展望,以期为深入分析药用植物产生连作障碍的机理、消减药用植物连作障碍、提升中药材品质和实现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药用植物种植年限的增长,病害的发生随之多样化,从而导致药源植物产量和品质下降,影响了药用植物产业的发展。药用植物连续种植导致土壤中病原菌逐年累积,土传病害发生严重。从药用植物连作的危害、连作障碍形成机制和连作障碍缓解措施3个方面分析了连作障碍的形成和缓解方法,对连作障碍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药用植物的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