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的质量和效果 ,对区试中较常遇到的参试品种适宜区与试验地点的分布 ,栽培技术与品种良法配套 ,主要考核指标与综合性状 ,对照品种及其种子质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供研究改进区试实施方案之参考  相似文献   
2.
优质中粳西光特征特性与高效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中粳西光由安徽农业大学从日本引进育成,米质可达农业部和国家一级优质米各项指标,1993和2001年均被评为安徽省优质米品种,适于沿淮稻区早午季茬栽培,良种良法配套,单产整精米可超5 250 kg/hm2.其感光性较强,需适时早播早栽.其穗型较小,但分蘖力特强,单株成穗约比杂交稻多1/3,适于中上等肥力水平,用种量、播栽密度和施肥量均可仿照杂交稻栽培.要施足基面肥,少施或不施攻蘖肥,重施攻花肥.宜浅水-湿润灌溉,以保湿为主,超前晒田.综合防治草、虫、病害,应以防为主,加强病虫测报.  相似文献   
3.
针对安徽省水稻产量结构的薄弱环节与主要技术障碍,提出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路线.以此路线为纲,拟订“模式表”,选定供试栽培技术因子,多点同步进行“模式表”应用验证和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供试因子零水平与其它栽培条件力求与“模式表”保持一致.试验数据经统计分析求得“回归数模”,模拟选优并参考示范验证结果修订“模式表”.“栽培技术路线指明了主要栽培技术目标和措施;在供试5项栽培措施方面“回归数模”可以指导“模式表”的灵活应用;按“模式表”栽培既可以确保“技术路线”的具体实施,又可以为“回归数模”的应用创造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鹅副粘病毒上海株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新近分离的鹅副粘病毒SF02株采用RT-PCR方法,扩增部分F基因进行测序,其裂解位点的序列为112R-Q-K-R-L^117,与新城疫病毒强毒株的特征相符,通过对其F基因与我国大陆新城疫强毒F48E9株,疫苗毒Lasota株比较,发现该毒株的F基因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异,而与1999年在我国台湾省流行的新城疫病毒基因Ⅶ型有很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5.
春玉米的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们在玉米高产育种的理论探讨中,曾对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力等进行过分析,掌握了其遗传动态。但对高产构成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仍没有数的概念,本研究通过性状相关及通径方析,以了解高产基因型应具备的基本性状。  相似文献   
6.
通过4年定位观测试验,研究了两种双季稻──油(草)三熟轮作条件下的农田生产力和土壤养分变化。结果表明:两种轮作方式都有利于农田高产、稳产、折合亩年产粮食1089.4±27.5kg,四年的产量变异系数<3.5%;各定位地块土壤肥力都有所提高,与对照相比除全氮外,土壤有机质、磷、钾含量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7.
安徽双季早稻 四少四高 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关于江淮稻区2003年早中稻花期热害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大面积现场调查、天气及气候等资料 ,论述了安徽江淮稻区 2 0 0 3年早中稻花期持续高温的特点、花期热害的特征及其防御途径 ,并探讨了中稻花期热害的气温指标、花前耐热锻炼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粳稻播栽密度和追氮方法的扩库增源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4-1996年选用中粳分蘖力较弱的大穗型组合80优121和分蘖力强的多穗型品种西光,在合肥进行播栽密度和追氮方法试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粳稻库、源形成与播栽密度和追氮方法密切相关,其有效库容和经济产量源均与稻谷产量呈线性关系。播少本栽的平均每穗颖花数和单位颖花量显著加大,单位有效库容扩大16%左右,后期干的质生产量增9%-13%。追氮采取“轻攻蘖重保花措施”使大穗型组合有效库容扩大10.8  相似文献   
10.
四环素族等药物对枣疯病的初步治疗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枣疯病在我国分布甚广,凡有枣树栽培的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在山东、河北、河南诸省发生尤为严重。我省黄河以南地区受害极大,已成为毁灭性病害。 关于病原问题,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研究。1978年,我们对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实验园中的“金丝小枣”(zizyphus jujuba Mill.)典型病树的丛生小叶叶脉,进行包埋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