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林业   4篇
  1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北亚热带受损天然次牛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封山育林对土壤肥力质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从植被恢复的时间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来看,有机质、全氮、水解氮的平均值增幅分别为56.14%,79.41%,91.07%,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速效磷,速效钾,速效Ca和速效Mg平均值增幅分别为20.00%,31.80%,20.79...  相似文献   
2.
Based on the diameter, height and biomass of different organs of Pseudosasa amabilis, an individual optimiz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diameter, height, and biomass of different organs followed the power function model, rather than exponential model, linear model, or polynomial model. The biomass proportion of large diameter grade increased apparently after culm harvesting, and diameter was mainly distributed from 4 to 5 cm diameter grade. The standing biomass of cultivated Pseudosasa amabilis was between 48.10 t·hm-2 and 53.10 t·hm-2, while standing biomass of non cultivated P. amabilis stand was between 66.90—70.40 t·hm-2, which is a suitable species for carbon sink. Bamboo individual biomass accounted for 70% of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and grew multiply as the individual bamboo diameter increasing. The biomass of litter ranged from 8.32% to 18.10% in standing biomass while that of non cultivated bamboo stand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ultivated bamboo. There existed a 1∶ 1 const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f biomass and branch biomass.  相似文献   
3.
文章调查报道岱海的鸟类资源,并对湿地鸟类的保护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共观察记录到68种鸟类,录属于14目27科50属。鸟类组成以鸻鹬类、雁鸭类和鸥类为主体类群。候鸟有56种,占总数的82.4%,其中夏候鸟有43种,旅鸟有13种;留鸟12种,占总数的17.6%。55种繁殖鸟类中古北种有38种,占繁殖鸟总数的69.1%,区系上明显以古北界成分为主。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二级保护鸟类白琵鹭、大天鹅、白尾鹞、红脚隼、属世界受胁鸟类鸿雁以及《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未定濒危级别种黑尾滕鹬等7种。  相似文献   
4.
不同气候区4种典型地带性植被土壤水文功能比较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长期定位观测的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鼎湖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哀牢山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为基础,分析比较4种森林类型土壤水文功能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土壤孔隙度、有效含水范围、饱和含水量和月均含水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鼎湖山地表径流量及其占总降雨量的比例最大,哀牢山蒸散量及其占总降雨量的比例最大;4种森林类型0~50 cm厚度土壤最大吸水能力为哀牢山>鼎湖山>长白山>西双版纳,蓄水量则为鼎湖山>长白山>哀牢山>西双版纳。  相似文献   
5.
在蓖麻播后苗前和幼苗期进行化学除草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播后苗前除草剂以浓度为10 m L/L的50%乙草胺乳油防效最佳,对蓖麻安全;苗期除草剂以浓度为6 m L/L的20.8%烯禾氟磺胺乳油对杂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0%乙氧氟草醚对蓖麻叶片产生轻度药害,后期可恢复。  相似文献   
6.
应用比较分析法、产业结构变动度指标、动态灰色关联度法以及GM(1,1)模型研究浙江林业产业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98年以后,第二产业成为浙江林业主导产业;2011~2015年间,林业第三产业比重会不断上升,但不可能成为浙江主导产业.目前,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比全国林业产业结构合理,但落后于浙江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为了优化浙江省林业产业结构,应重点发展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7.
以起始于1984年的长期不同经营模式毛竹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夏季毛竹林集约经营后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结果表明:(1)集约经营后0~80 cm土层毛竹林土壤总有机碳平均增加了5.48%,易氧化碳含量平均增加了15.14%,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平均下降了3.98%,三者均未达到显著差异。(2)两种毛竹林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碳、水溶性有机碳的剖面特征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不同。集约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毛竹土壤易氧化碳剖面特征。(3)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碳与土壤养分之间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水溶性有机碳与土壤养分之间相关性不显著。(4)集约经营提高了土壤易氧化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土壤碳库活度,并在土壤剖面部分土层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但其水溶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3.74%,低于粗放经营毛竹林的4.10%。因此,集约经营的毛竹林,通过配施恰当比例的有机无机肥,结合土壤垦复、除草、合理的竹株留养和采伐等综合竹林经营技术,以达到改善土壤质量和实现毛竹林可持续经营的目的,也可改善土壤生物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构景因素控制试验,揭示林木胸径与密度对森林景观的影响规律,为林分密度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枫香林为例,综合应用PhotoShop、AutoCAD、SpeedTree等软件,开展森林景观模拟;借助林业试验设计方法开展胸径、密度与景观美景度关系的两因素、单因素控制性试验。[结果](1)在设定的10个密度水平下,胸径变化对美景度(SBE)的影响总体不显著,景观优劣次序为20 cm30 cm10 cm;但若取各胸径级前3个高分SBE比较,则优先次序为30 cm20 cm10 cm;(2)密度对美景度的影响总体上为极显著,不同胸径级的美景度随密度变化均为先升后降趋势,以适中密度为最优,但随着树体的增大,峰值密度向左偏移,10 cm、20 cm、30 cm的最佳密度分别为1 389、833、389株·hm-2。密度-美景度曲线拟合结果为二次曲线,函数形式分别为SBE10=3.435+0.005X1-1.639E(-6)X12(R2=0.719)、SBE_(20)=4.013+0.004X2-1.677E(-6)X_2~2(R~2=0.713)、SBE_(30)=6.355+0.001X3-8.128E(-7)X32(R2=0.728);(3)胸径与密度的交互效应对美景度有极显著影响,但同一密度、同属随机分布的不同模拟场景对美景度的影响不显著。[结论]组合应用多种软件进行森林景观模拟与评价取得了良好结果,方法可行;林分美学质量受胸径、密度两个因素的综合影响,随着胸径增大而提高,但不同胸径有不同的最佳配密匹配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主要油料作物及食用植物油产业变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近几年油料和食用植物油进口呈快速增长趋势,食用植物油进口依存度达到60%,国内粮油安全受到威胁。分析得知,近10a,国内大豆、花生、油菜籽和棉籽的产量增加并不明显,4种油料年均产量为5000万t,即便全部压榨为食用油,也不能满足国内植物油的需求。2000—2009年,中国油料种植面积在1150万~1600万hm2之间波动,总体呈递减趋势,依靠扩大传统油料种植面积提高食用油自给率的空间十分有限。1990—2009年,中国食用植物油产量和人均植物油消费增加了近3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2006年美国和欧盟人均食用植物油相当于2009年中国人均食用植物油的1.80倍和1.95倍。国内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植物油量比同时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高。中国植物油价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6.04%,低于中国GDP(8%)的增长率。我国食用植物油产业主要以油籽进口为主,植物油次之,中国油料和食用植物油进口仍将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将越来越高,特别是转基因大豆油的进口将会对国内食用植物油安全带来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