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9篇
林业   66篇
农学   64篇
基础科学   29篇
  56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8901小麦选育与开发的背景概况,系统总结了8901小麦的选育条件、关键技术、品种特性与产业化开发方面的进展,并阐述了对8901小麦今后应重点加强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根据水分的高低,对新收购的高水分玉米分别储存在露天囤和高大平房仓中,将露天囤里的玉米通风降水后转入高大平房仓储存,再对玉米通风降温,并采取仓房密封、悬挂防晒网、空调控温等配套措施控制粮温,期间采取磷化铝多次补药熏蒸杀灭粮堆内害虫及霉菌,使玉米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3.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oral administration of L-citrulline (L-Cit) on plasma metabolic hormones and biochemical profile in broilers. Food intake, water intake, and body temperature were also analyzed. After dual oral administration (20 mmol/head/administration) of L-Cit, broilers were exposed to a high ambient temperature (HT; 30 ± 1°C) chamber for 120 min. Oral administration of L-Cit reduced (p < .001) rectal temperature in broilers. Food intake was increased (p < .05) by heat stress, but it was reduced (p < .05) by L-Cit. Plasma levels of 3,5,3′-triiodothyronine, which initially increased (p < .0001) due to heat stress, were reduced (p < .01) by oral administration of L-Cit. Plasma insulin levels were increased by heat exposure (p < .01) and oral L-Cit (p < .05). Heat stress caused a decline (p < .05) in plasma thyroxine. Plasma lactic acid (p < .05) and non-esterified fatty acids (p < .01) were increased in L-Cit-treated heat-exposed broilers. In conclusi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oral L-Cit can modulate plasma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metabolic hormones and reduces food intake in broilers.  相似文献   
4.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突破陕西经济发展质量阻滞因素的主要抓手。基于对陕西三大区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以数字农业重构产业组织形态,提升农业产业体系质量;以特色种养牵引传统农业结构调整,融合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以龙头企业壮大农业产业规模、拓展产业链,聚合产业功能;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倒逼产业政策调整,助推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等路径,以期为提高省域经济发展质量,助推陕西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连续5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翻耕秸秆粉碎还田对稻麦两熟农田土壤物理性状、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收获时,翻耕秸秆粉碎还田处理能够有效降低耕层土壤容重、紧实度和土壤中固相部分所占比例,增加耕层土壤毛管孔隙度和土壤中气相部分所占比例。就水稻产量而言,翻耕秸秆粉碎还田处理较秸秆不还田处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5年平均增产428 kg/hm~2,增幅为4.50%,主要是通过增加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来提高水稻产量。总之,本试验条件下,翻耕秸秆粉碎还田措施有利于改善耕层土壤物理结构,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6.
以新丰抗90白菜种子为试验材料,在1 000×g、2 000×g、4 000×g 3种不同超重力的条件下分别处理20、40、60 min后,幼苗期采取叶片测定其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2 000×g,40 min处理游离普氨酸含量最低;4 000×g,60 min处理游离脯氨酸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所有处理均抑制游离普氨酸的形成。1 000×g,20 min处理后的POD活性最高;2 000×g,60 min处理后的POD活性最低,但高于对照,超重力处理能显著提高POD活性。1 000×g,40 min处理SOD活性最高,4 000×g,60 min处理SOD活性最低,适宜的超重力处理有利于提高SOD活性。  相似文献   
7.
猪舍不同发酵床垫料氨挥发与氧化亚氮排放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发酵床养猪过程中的氨挥发与氧化亚氮排放特征,分别选取3种不同原料的发酵床:稻壳+锯木屑(FD)、稻壳+菌糠(FJ)、稻壳+酒糟(FW)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法收集气体,对1个养猪周期内(140 d)的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排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垫料的氨挥发高峰期呈现出一定的时间顺序:FW主要出现在饲养前期,FJ出现在前中期,而FD则集中在饲养中后期。3种垫料的氨挥发总量具有显著性差异,FW发酵床在整个养殖周期内的氨挥发总量最大,为9.06 kg;其次是FJ,氨挥发总量达到4.83 kg。3种发酵床垫料的氧化亚氮排放规律具有一致性,即排放高峰期主要集中在饲养中后期;其排放总量同样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氨挥发总量一样,FW的氧化亚氮排放总量最高,达到2.06 kg;其次是FJ,氧化亚氮排放总量为1.74 kg。通过物质流分析发现,以氨气和氧化亚氮转化损失的氮量占氮素总损失量的23%~36%,说明气体转化是发酵床养猪过程中氮素的主要损失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基于现有高速插秧机平台,改进设计适用于钵体毯状苗的纵向送秧装置。对钵体毯状苗的插秧特点进行分析。针对钵体毯状苗对纵向送秧装置的要求,对纵向送秧装置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设计。通过Solidworks建模并对装置的工作状态进行虚拟仿真。设计加工样机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多次纵向送秧误差均在2 mm以内,且不存在累积误差,故满足设计要求。保证了机器在高速工作状况下,纵向送秧的精度和非送秧过程时秧苗的纵向位置固定。该文设计的纵向送秧装置使得钵体毯状苗在插秧机平台上的纵向送秧:精准、稳定、可靠。为钵体毯状苗实现高速机械插秧提供了可靠的设计方案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稻钵苗宽窄行Z字形移栽农艺要求,提出了一种差速式水稻钵苗Z字形宽窄行移栽机构,利用差速轮系的不等速传动和空间传动,以空间轨迹实现水稻钵苗Z字形宽窄行移栽.将非均匀B样条曲线理论应用于非圆齿轮节曲线的拟合,并采用坐标变换方法建立了机构齿轮箱轮系的数学模型.将水稻钵苗Z字形宽窄行移栽的轨迹和姿态要求参数化为9个具体的运动学优化目标,编写了基于机构数学模型的可视化参数优化界面,利用该软件界面分析了传动箱非圆齿轮节曲线和齿轮箱非圆齿轮节曲线对轨迹形状的影响,以及斜齿轮螺旋角和取秧夹片长度与轨迹偏移量的关系.通过优化得到取秧段偏移量为3.9mm,取秧段轨迹有效长度为45.6mm,移栽机构离地高度为32.6mm,夹片离从动非圆齿轮牙嵌轴距离6.7mm的大环扣式移栽轨迹.完成了移栽机构的虚拟仿真与样机试制,利用自制试验台架、工业相机和图像处理软件对机构移栽臂运动轨迹和姿态进了分析,结果与理论数据吻合,验证了移栽机构方案的可行性和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黄瓜是设施主栽蔬菜,长期连作导致根结线虫病发生和危害加重;嫁接是提高黄瓜对根结线虫抗性的有效手段,但不同砧木品种间存在差异。为探明嫁接提高黄瓜抗根结线虫能力的机制,试验选用不同抗性的砧木品种‘云南黑籽南瓜’(低感)和‘甜砧南瓜’(高感),以‘新泰密刺’自根黄瓜为对照,采用人工接种,研究了黄瓜砧木对南方根结线虫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并探讨了根系分泌物与线虫卵孵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线虫侵染初期,3个品种根内的二龄幼虫(J2)数差异显著,‘云南黑籽南瓜’最少,‘甜砧南瓜’次之,‘新泰密刺’最多;侵入根内的J2均能正常发育为成虫,根内线虫总数以‘云南黑籽南瓜’最少,‘新泰密刺’最多;根际J2数量以‘新泰密刺’最多,‘云南黑籽南瓜’最少;发生二次侵染前,根际卵粒数呈现出相同的特点。黄瓜及其砧木根系分泌物明显影响根结线虫卵的孵化,孵化率以‘云南黑籽南瓜’最低,‘甜砧南瓜’次之,‘新泰密刺’最高;接种根结线虫后,根系分泌物影响下的卵孵化率较未接种时明显增加,‘新泰密刺’增幅最大,‘云南黑籽南瓜’增幅最小;随着生育时间延长,三者根系分泌物对卵孵化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低感砧木根系分泌物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显著降低线虫在其根内及根际的发育,可能是抗线虫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