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8篇
基础科学   11篇
  22篇
综合类   50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this study, an indirect ELISA method was established to detect inhibin hormone (INH) epitope peptide vaccine antibody, it would provide 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ine-wool sheep after active immune body INH epitope peptide vaccine antibody. On the basis of the predecessors, using indirect ELISA method to determinate serum INH epitope peptide antibody levels of sheep, and through control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o look for the bes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rough explorating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finally, the testing experiment conditions were determined, which was blocked solution with skimmed milk powder, INH and GnIH synthetic peptides dilution degrees for 20 000 times, the optimum reaction time was 60 min, the best color action time was 15 min. In this experiment, a kind of method to detection antibody in the body after INH active immune sheep was built, it woul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2.
2005年4~7月期间利用W.E.T电导率测量仪,采用网格化取样方式对烟台农科院梨园的表层土壤(0~30cm)电导率的162个样点进行了3次取样,并对土壤电导率适宜样本容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考虑的置信水平和精度范围内,相对于取样间距的变化,不同取样时间土壤电导率合理采样数的变化更加明显,取样间距不同引起的合理采样数的变化幅度介于1.28%~11.36%之间,取样时间不同时合理采样数的变化幅度介于33.33%~45.67%之间。因此在研究区域内,由人为因素(施肥等)引起的土壤电导率分布状况是影响其合理取样数目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应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2005年4~11月期间烟台农科院苹果园土壤电导率的空间变异性,并进行了Moran’s I系数分析和Kriging估值。结果表明:土壤电导率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半方差函数和Moran’s I系数分析说明了4月30日、6月29日和11月16日的空间自相关范围较大,相关性较强;4月20日、7月14日和8月16日的变程偏小,空间相关性较弱。土壤电导率的均值和变异系数随时间变化总体上近似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空间分布上不同时期果园表层土壤电导率分布格局差异较大,土壤电导率的破碎化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季节体质量为107.824-22.97g的兴凯湖野生红鳍原鲐(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肝胰脏、肠道消化酶活力及夏季昼夜变化和肌肉氨基酸种类组成、含量及其变化,探讨其营养生态特性及变化规律。结果显示:不同季节红鳍原铂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比活性显著不同(P〈0.05),夏、秋季高于春、冬季,同一季节蛋白酶比活均显著高于淀粉酶比活(P〈0.05);红鳍原鲐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比活的昼夜变化为:19:00~21:00、19:00和16:00~19:00时值最高,7:00、7:00和21:00值最低。红鳍原鲴肌肉由18种氨基酸组成,冬季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五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显著低于春、秋季(P〈0.05),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无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季节谷氨酸含量均最高,最低为胱氨酸。春、夏季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总量较高,秋、冬季较低;秋季鲜味氨基酸含量最低。研究表明,野生红鳍原鲐消化生理具有不同季节和日变化特点,氨基酸组成的季节变化提示:冬季鱼体代谢活动对肌肉组织中必需氨基酸的依赖。  相似文献   
5.
【目的】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分解秸秆的微生物。研究秸秆分解过程中细菌群落组成的演化规律,对了解和调控农田微生物群体组成以促进秸秆分解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试验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原阳试验基地进行,将成熟期玉米秸秆(茎和叶)烘干,剪成长1~2 cm、宽0.3~1 cm的碎片,称12 g样品(相当于8 t/hm^2)装入15 cm×10 cm的尼龙网包(孔径0.04 mm)内,于10月5日冬小麦出苗后埋置在小麦垄间。分别于埋置后0、1、2、4、7、10和12个月收集秸秆包和土壤样品。测定秸秆样品干物质量和碳氮含量,选择埋置了0、2、4、7和12个月的秸秆及其土壤样品分析细菌丰度及群落组成。【结果】秸秆埋入土壤后的前2个月内分解最快,然后逐步减慢,在1、2、4、7、10和12个月后分别降解了总生物量的19.2%、32.9%、44.2%、52.2%、66.8%和73.8%。秸秆埋入土壤后,秸秆和土壤中细菌丰度均显著增加,分别于第4和7个月达到最高后开始下降。秸秆细菌的丰度指标OTUs、ACE、Chao1和多样性指标Shannon随试验时间的延长逐步增加,而Simpson指数随试验时间延长逐步降低,而土壤中这些指标在试验过程中没有显著变化。与刚埋置秸秆时相比,埋置2个月后的秸秆细菌Bacteroidetes门相对丰度明显增加,主导细菌群为Bacteroidetes和Proteobacteria门。Actinobacteria丰度在埋置2个月后明显降低,然后又随试验时间延长逐步增加。Planctomycetes、Saccharibacteria、Verrucomicrobia、Acidobacteria、Chloroflexi和Gemmatimonadetes丰度在原始秸秆中较低,埋入土壤后随试验时间延长逐步增加。Sphingobacteriia、Gammaproteobacteria、Alphaproteobacteria和Flavobacteriia主导前期细菌纲组成,而Actinobacteria、Anaerolineae和Bacilli纲丰度在后期逐步增加。秸秆分解速率主要受其碳含量影响,秸秆细菌群落组成前期与秸秆碳含量相关,后期与秸秆氮含量相关。随着试验的进展,秸秆细菌群落组成与土壤中的细菌群落组成趋同。【结论】秸秆埋入土壤后前2个月的分解速率最高,随后逐步降低。秸秆分解前期细菌群落由富营养型组分Bacteroidetes和Proteobacteria门和Sphingobacteriia、Gammaproteobacteria、Flavobacteriia和Alphaproteobacteria纲主导,随后被逐步增加的贫营养型组分Actinobacteria、Acidobacteria、Chloroflexi、Saccharibacteria门和Delta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纲等代替。秸秆碳氮含量变化是影响秸秆分解及其过程中细菌群落演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分3个实验。实验1对比了不同浓度的离子霉素对牛去透明带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的效果;实验2比较了手工半卵切割法去核与显微半卵切割法去核的效果;实验3对聚乙二醇(PEG)细胞融合技术在牛手工体细胞克隆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对于去透明带牛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离子霉素浓度为2.0μmol/L组的激活效果最好,其囊胚发育率(29.4%)极显著地高于浓度为5.0μmol/L的对照组和0.5μmol/L组(囊胚率分别为8.3%和9.4%,P〈0.01);采用半卵切割法去核,手工切割的半卵存活率(85.6%)与显微操作(90.3%)差异不大,切割速率(约100枚卵/h)相仿。对双半卵与体细胞进行同步融合处理时,应用50%浓度的PEG融合率(39.3%)极显著好于45%、55%和60%的PEG(融合率分别为0%、16.2%和5.3%,P〈0.01)。  相似文献   
7.
针对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渔政管理指挥系统项目,根据渔政管理对指挥和信息的基本需求,对该系统的网络结构、应用软件和系统运行等方面的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系统由渔业船舶管理业务系统、渔政船调度指挥与渔船海上动态监测系统、渔政执法管理信息查询系统和渔业资源环境遥感监测评估服务系统组成,分别采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以及遥感信息技术,系统网络结构采用树状和星形相结合的形式,网络各站点的通讯方式通过ISDN、ADSL和PSTN拨号接入,运行方案中各级站点具有明晰的数据流程和业务职责,解决方案符合我国渔政管理需要,技术上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如何建立和管理符合地理信息系统需要的海洋生物资源与生物栖息环境数据库。数据库采用Access开发平台,开发操作界面清晰明了,开发的功能有数据录入、导入、导出、查询、修改、汇总统计、打印等,系统界面用户可视化,清晰、直观地显示查询结果,其适用范围是针对海上勘测海洋生物资源与生物栖息环境的专业数据管理,能胜任数据库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同时介绍了数据库技术在数据管理中的作用。数据库在日后的海洋渔业资源与环境的研究、评价中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主成分分析单一参数入渗模型的BP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标定理论建立较大尺度上的单一参数入渗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主成分分析建立其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利用主成分分析可将研究区域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砂粒含量、粗粉粒含量和粘粒含量综合成3个主成分;基于主成分分析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标定因子的RMSE为0.4186,除偏大或偏小的标定因子,利用预测的标定因子预测的累积入渗量与实测值比较接近,可利用所建模型对较大尺度上的单一参数入渗模型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0月对乌苏里江大麻哈鱼回归群体捕捞情况进行了持续监测,并对其回归群体数量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麻哈鱼回归数量出现一次大高峰和一次小高峰,回归期可分为两个阶段.经方差分析,两阶段大麻哈鱼的性比、叉长、体质量和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大麻哈鱼雌雄个体数比为1.01:1,平均叉长、体质量分别为60.6 cm和2 309.5 g,雌雄个体分别以3+和2+优势年龄组.与历史资料相比,叉长、体质量和成熟年龄均有减小的趋势,大麻哈鱼小型化和成熟年龄低龄化现象受到捕捞作业选择性、物种间相互作用和环境因子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