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3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296篇
林业   279篇
农学   256篇
基础科学   149篇
  308篇
综合类   1357篇
农作物   193篇
水产渔业   125篇
畜牧兽医   454篇
园艺   199篇
植物保护   9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HVI大容量棉花测试仪排出的样品处理难等问题,设计了1套自动化样品处理装置。该装置集样品自动输送、自动感应、自动压缩和自动装包等功能于一体,既可解决该类测试仪出棉通道容易堵塞的难题,又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棉包存储空间。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酶法预处理结合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式,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花生壳总黄酮的得率,并优化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提高了有效成分的纯度。花生壳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花生壳粉与水混合,半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按1:1(m/m)复配,用量0.25‰,50℃酶解30 min后,按料液比1:20(m/V)加入乙醇至终浓度60%,于功率1000 W,55℃超声波辅助提取60 min,花生壳总黄酮的得率约为2.5%。选用D101型大孔树脂,上样缓冲液为pH 5.0的60%乙醇溶液,洗脱液为pH 10.0的70% 乙醇溶液,上样与洗脱流速为0.75 BV/h和1.5 BV/h。纯化后的花生壳总黄酮和木犀草素的纯度分别为10.54%和5.85%,提高了90%和120%。  相似文献   
3.
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培养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自然界中的捕食线虫性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种属区分,并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从土壤、粪便等材料中获得了2类活性较强的捕食线虫性菌株:即套捕型(hooping)捕食线虫性真菌和粘捕型(sticking)捕食线虫性真菌。主要的代表种类有3种。这些捕食线虫性真菌在捕食性结构分生孢子形态及某些生物学特性上有一定差异。套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少孢节丛孢菌(Arthrobotrys oligospara)和梨形指环菌(Dactylaria pyriformis),它们以菌环、菌网作为捕食性结构(器官),以套捕方式杀灭线虫幼虫。梨形指环菌可产生多量厚垣孢子(chlamyalospore)。粘捕型捕食线虫性真菌代表种为纺锤隔指孢菌(Dactylella ellipsospora)。可形成菌结捕食线虫性结构,以粘捕的方式杀灭线虫幼虫。结果表明:捕食线虫性真菌在土壤和家畜粪便中的分离率是40.41%;此类菌适合于生存在阴暗、潮湿、富含腐植质的环境中。在温暖季节时,采用0.4g/L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MA)易于对其进行分离培养。  相似文献   
4.
益生素预防畜禽腹泻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革兰氏阳性的嗜酸乳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活菌和死菌喂饲了80只雏鸡,用嗜酸乳杆菌的活菌和死菌喂饲了37头仔猪和24头犊牛,观察这些细菌防畜禽腹泻的效果。结果证明这两种细菌的活菌与死菌都有预防腹泻的功能,嗜酸乳杆菌的效果好于枯草杆菌。两种菌的活菌和死菌都有预防作用说明是菌体成分或代谢产物可能是预防腹泻的主要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5.
SMD残留检测的ELISA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戊二醛法将SMD与载体蛋白BSA偶联 ,制备合成抗原SMD BSA作免疫原 ,同法合成包被抗原SMD OVA ,免疫健康家兔获得抗血清。分别用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和ELISA试验对抗血清进行定性定量测定 ,结果表明所获抗血清特异性针对SMD。用所制备的抗血清建立间接竞争ELISA方法。优化了ELISA的工作条件 ,方阵测定确定了包被抗原最佳浓度 (50 μg/mL) ,抗血清最佳稀释度 (1∶1 0 0 ) ,酶标抗体的最适工作稀释度 (1∶50 0 ) ,并建立了ELISA标准工作曲线。工作曲线表明在 1 0~ 2 0 0 0 μ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法检测底限为 63μg/L,低于国际规定残留限量 (1 0 0 μg/kg)和国内规定残留限量 (30 0 μg/kg)的要求。本法同时测定了回收率以及实际样品血清中的SMD的残留含量  相似文献   
6.
山羊子宫内肽能神经分布及妊娠时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山羊子宫内含P物质(SP)和含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的分布。结果,妊娠及未妊娠山羊子宫颈内有粗细不等的神经束行经于外膜和肌层中,神经分支形成丛状分布于血管壁,子宫颈部未见SP神经元胞体及VIP神经元胞体;未妊娠山羊子宫角内SP神经和VIP神经均呈丛状围绕血管并分布于血管壁;妊娠中期的孕角和非孕角均有胎盘形成,除胎盘内无神经分布外,SP神经及VIP神经同样分支形成丛状分布于血管壁。结果提示,山羊子宫内SP神经和VIP神经主要支配子宫内血管,妊娠时除胎盘内无神经分布外,SP神经及VIP神经的分布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
撒坝猪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蛋白电泳技术研究撒坝猪血液蛋白多态性。共分析了撒坝猪33个遗传位点,其中AKP,CAT,ES,G6PD,PA,PHI,TF等7个位点检测到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比P=0.2121,平均杂合度H=0.1027.结果表明撒坝猪的血液蛋白多态程度较高,反映在蛋白质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组织的组织模式、功能及组织连接机制,指出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已形成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层次,以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以“公司 农户”为典型的契约型组织分别为第二、三、四层次,效能逐级递增,各层次之间具有互动作用的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意义与做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了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现实意义,总结归纳了福建省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做法,最后提出提高龙头企业科技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羊草+杂类草群落生物量动态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黑龙江肇州县羊草+杂类草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季节动态、地下生物量的分布以及地上生物量与降雨量、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内,群落地上生物量动态模式呈单峰型,符合四次多项式模型增长,最大地上生物量出现在8月5日,其值为197.3m2而后下降;群落地下生物量分布由上至下呈负幂函数变化,其模型为:Bu=Y·(D+10)-x.其中在0-30cm土层中,群落地下生物量占总地下生物量的77%~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