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6篇
  26篇
综合类   129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feeding activities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inform animal feeding tactics that maximize energetic gains by minimizing energy costs while maximizing feeding success. Relevant studies in aquatic animals, particularly marine mammals, are scarce due to difficulties in the observation of feeding behaviors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This data scarcity concurrently hinders ecosystem-based fishery management in the context of small toothed-cetacean conservat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a passive acoustic monitoring station was deployed in an East Asian finless porpoise habitat in Laizhou Bay to investigate potent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East Asian finless porpoises and their prey. The data revealed that porpoises were acoustically present nearly every day during the survey period. Porpoise detection rates differed between spring and autumn in concert with activities of fish choruses. During spring, fish choruses were present throughout the afternoon, and this was the time when porpoise vocalizations were the most frequently detected. During autumn, when fish choruses were absent, porpoise detection rates decreased, and diurnal patterns were not detected. The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fish choruses and finless porpoise activities implies an “eavesdropping” feeding strategy to maximize energetic gains, similar to other toothed cetaceans that are known to engage similar feeding strategies. Underwater noise pollution, particularly those masking fish choruses, could interrupt finless porpoises’ feeding success. Fisheries competing soniferous fishes with finless porpoise could impact finless porpoise viability through ecosystem disruption, in addition to fishing gear entanglement.  相似文献   
2.
团聚体稳定性是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鉴于当前团聚体稳定性难以定量的研究现状,本文提出一个可定量评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超声能量法,并与传统Yoder湿筛法对比分析了稳定性土样(浙江潮土、重庆黄壤土、江西红壤)和弱稳定性土样(河北壤土和黑龙江暗棕壤)五种典型土壤的5~3mm粒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团聚体粒径分布(ASD)。结果表明:(1)测试土样的稳定性为潮土红壤黄壤土暗棕壤壤土;(2)超声能量法分散强度大,分散效率高,更适用于稳定性土样的评估,对于弱稳定性土样的评估则不如传统Yoder湿筛法。因此,评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时可以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以提高分辨精度,即强稳定性土壤对比分析应选用超声能量法,而弱稳定性土壤对比分析则可以用Yoder湿筛法。  相似文献   
3.
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鲜叶原料分级是其中重要工序之一。当前,茶叶生产企业普遍采用传统滚筒式鲜叶分级机进行分级,对于机采作业而然,存在着鲜叶分级等次少、分级效果差、损伤率高、不方便收集等系列问题,难以适应机采鲜叶的分级要求。针对于这一情况,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螺旋导向鲜叶分级机构。本设计增加了筛筒长度,将鲜叶筛选分为四级,增加了分选等级;同时,通过筛筒内设置的双螺旋导向叶片的阻隔作用,延长筛选时间,提升筛选质量,通过改变筛筒形状结构,选用新型复合材料和不锈钢材料,降低机械对鲜叶的损伤率;其次,采用抽屉式的收集结构,更方便筛选后鲜叶的收集。此外,采用风机进行初步分选,减少了鲜叶分级后短碎叶含量,提升了后续分选效果,通过这一系列的改进设计,有望整体提升鲜叶筛选的效率及分级效果,从根本上解决机采鲜叶的分级问题。  相似文献   
4.
柴油机缸盖振动信号中包含着丰富的柴油机工作状态信息,利用缸盖振动信号诊断柴油机工作状态是一种有效方法.针对缸盖振动信号的特点,提出用经验模式分解方法对获取的缸盖振动信号进行分解,选取前3阶模式分量的边际谱、重心频率、重心幅值、偏度以及峭度等构成柴油机工作状态特征向量,基于BP网络对柴油机故障进行分类诊断.经对实测柴油机故障进行诊断表明,正确率达到85%以上,验证了诊断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200份陆地棉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本地棉花种质基因库,筛选出适于作杂交亲本的种质资源。【方法】 以200份棉花种质资源为材料,研究其形态指标的变异情况和遗传多样性,并以形态指标对 200 份种质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1个形态指标遗传多样性指数(H′)变幅范围在0~1.02。所有材料可划分成6大类,其中第1大类30份材料,茎色紫红色,种子短绒颜色灰褐色材料为主,可以作为彩色棉花育种资源;以170177为主的20份材料种子短绒着生稀毛,种子短绒颜色绿褐色可以作为早熟、无酚、耐高温的育种材料;第6大类50份,所占比例较大。【结论】 200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丰富,第6大类50份,可以作为目前新疆育种材料亲本,主要特征为株型塔型,无茎毛,叶色深绿色,叶片大小中,无叶基斑,有限果枝类型,黄色花冠,黄色花药,种子短绒着生情况多毛,种子短绒颜色灰绿色,有种仁色素腺体,吐絮颜色白色。  相似文献   
6.
新疆南疆机采棉品种株型结构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陆地棉品种的株型结构及产量性状,研究高产优质机采棉品种的株型结构与产量结构的特点,为棉花结构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测试不同机采棉品种的株型结构性状及产量结构相关指标,利用差异显著性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几种机采棉品种的株型性状、产量结构性状及其相关性特点。【结果】籽棉产量与株高、主茎节间长、果枝数、果节数存在正相关但不显著,与果枝始节高度呈负相关;株高与果枝始节高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间长度呈极显著相关; 17N11株型为塔型结构,其底部主茎叶片保留完整、籽棉产量、株高最高,而17N13主茎叶片数最多,17N5则具有最小的叶片脱落率;在棉花株型结构的共性方面,棉花果枝角度具有由上至下呈增大趋势,而变异能力则呈现与之相反的趋势(上部>中部>下部)。棉花主茎叶大小具有由上部至下部减小的趋势,变异能力亦呈现与之相反的趋势(下部>中部>上部)。【结论】株型结构具备中、上部果枝夹角较小(上部<32.0°,中部<50.0°),主茎叶总面积高于320 cm2,下部主茎叶片脱落率低于20%的机采棉品种产量优势显著,中上部果枝夹角、主茎叶总面积、下部主茎叶片脱落率可作为株型育种后代材料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7.
放牧是家畜饲养方式之一,是草地最简单而又有效的利用方式,但放牧中的家畜家禽通过采食牧草、践踏土壤和牧草以及粪便排泄影响着草地植被和土壤,不同强度的放牧对地下土壤与地上植被的影响不同。本研究综述了近几年来放牧对地下部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土壤容重、有机碳以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植被多样性及草群成分的影响等,旨在为今后家畜放牧行为研究以及放牧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小麦发育过程及生育期机理模型的检验和评价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利用国内外 3组关于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与不同播期的田间试验资料对小麦发育过程及生育期机理模型进行了较充分的检验。结果表明 ,模型对大多数生育阶段的绝对模拟误差集中在 0~ 5d,平均差平方和的根值 ( root mean square error,简称 RMSE)也一般小于 5d,尤其对出苗期、分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抽穗期的模拟精度高、误差小。模型表现出较强的机理性以及较好的预测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水分胁迫对油茶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一年生油茶优株闽43嫁接苗为试验材料进行水分胁迫处理,在不同时期测得的土壤含水率作为不同处理组,研究其生理生化指标,并作出显著性水平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和POD活性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胁迫35 d时分别达到最大值2.16 mg·g-1和4.91 μg·g-1·min-1。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整体上表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并都在胁迫75 d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64 mmol·g-1、347.90 μg·g-1和0.261 μg·g-1。可溶性蛋白则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在胁迫75 d时降至最低值4.77 mg·g-1。综上所述,油茶苗在轻度胁迫时期(15~25 d)能够正常生长,中度胁迫时(25~45 d)出现抗逆机制,重度胁迫时(45~75 d)则发生枯萎直至死亡。持续干旱的油茶苗最好能够及时浇水,以免影响油茶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高梁链格叶斑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高粱叶片上的一种叶斑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病原菌在PDA平板上生产迅速.菌丝边缘白色.中央灰绿色;分生孢子串联成链状,褐色,近圆柱状或倒棍棒状,有横隔膜2~7个.纵隔膜0~4个.鉴定其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结论]该病在高粱叶片上发病严重,应对其侵染治病过程以及致病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