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研究得出的红壤地红麻每公顷产熟麻3750公斤栽培技术指标,为江西省开发利用红壤地种麻夺高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成套栽培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2.
特丰1号能显著地促进棉花的蕾铃发育,减少蕾铃脱落,在栽培密度为3.9万株·hm-2左右的条件下,单株结铃增加4个以上,并能增加铃重和衣分,增籽棉690kg·hm-2,增产18.72%左右;控制棉花植株徒长,缩短主茎与果枝节间长度,矮化棉株1/3左右;延长叶片功能与寿命,叶色加深,叶片增厚;增强棉株抗逆性。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红壤旱地农、桑、草三带综合利用与沟埂工程相结合的模式、沟埂工程的修建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沟埂工程的蓄尼抗旱保墒效应,农、桑、草综合利用与立地条件匹配的种植结构及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沟埂工程及地面覆盖物对棉花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沟埂工程能明显改善土壤水分状况,0~50cm上层的土壤含水量较对照提高2%~5%左右;对棉花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均呈正效应,果枝数、现蕾数、有效铃数均比对照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百铃重增加0.05kg,667m ̄2增产皮棉7.9kg,增产率为15.02%;叶片总含水量、自由水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叶片总含水量与0~15cm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束缚水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比叶重明显增加,叶组织电导率低于对照。地面覆盖物对保持土壤水分有一定效应,保水剂处理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丘陵红壤地种植的红麻,其主茎日高生长量具有两个旺长高峰,它的出现并不是麻株自身的生长特性,而主要是由于红壤地间歇干旱等原因所造成。因为其高峰期正好出现在土壤水分含量的3个高峰之间鞍部区域的前沿。测定表明,伏旱季节红麻苗,在0~10 cm的土壤水分含量,若高于14%仍可正常生长,如低到10%~11%即会产生萎蔫现象。试验结果还表明,每公顷施N 180kg、P_2O_590ks、K_2O270kg和N 180kz、P_2O_560kg、K_2O300kg的两个处理,在萎蔫含水量、根系生长、抗旱能力、经济性状总效应等方面的表现,均比其它处理为佳。因此,为红麻水肥管理,特别是氮磷钾的用量和配比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苎麻韧皮纤维发育,前人已做过详细的研究,但属壮龄麻株。为了探明苎麻实生苗不同生育时期纤维的发育状况及其对产量形成和纤维品质的影响,我们于1987年对苎麻四个品种的实生苗在不同生育时期进行了解剖观察,以期为苎麻速成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特丰一号对棉花增产效果与生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特丰一号对棉花的增产效果与生理效应。结果表明:(1)特丰一号能促进蓄铃发育,减少脱落,提高单株成铃数,增加铃重和衣分,增产率10%以上,并能增加伏前桃和伏桃比例;(2)能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矮化棉株,缩短主茎和果枝节间长度,单叶面积有所缩小,株形紧凑,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棉株密度和光能利用率;(3)能延长叶片功能与寿命,叶片增厚,叶绿素含量提高,增强光合,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与积累;(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