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3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介绍了几种井水增温的方法和效果。以晒水池大小和增温棚长短的增温效果最为明显。经增温处理的井灌稻产量达到或超过地表水灌溉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以田间自然发病条件鉴定的方法对198份材料进行了灰斑病的抗性鉴定,鉴定筛选出了叶、籽实发病均轻的材料61份。试验证明,大豆品种资源中灰斑病抗源较丰富,在抗源利用上有较大的选择性。目前三江平原生产应用品种均不抗病。大豆叶部灰斑病对耔实产量影响很大,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叶部灰斑病与耔实灰斑病呈极显著正相关。圆叶及圆叶紫花材料中灰斑病多数较轻。对大豆灰斑病抗源筛选工作和后代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大豆品种对灰斑病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大豆根系的生长发育生物学下限温度是5℃。三江平原4月20日前后5cm耕层可稳定通过5℃。此时开始大豆播种使大豆经受低温驯化,可产生抗寒性,同时可避开5月份播种期的春旱和春涝,确保播种农时和利用返浆水保证四苗。由于早播挖掘了品种的增产潜力,充分利用了5月份的光热水资源,抗灾增产效果明显,因此推荐三江平原地区推广此模式。  相似文献   
5.
零速投种器提高播种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影响大豆产量即株问距匀度这一难题,黑龙江农垦红兴隆分局八五三农场的科技人员用了7年时间,反复设计试验,研制成功精密零速投种器,并应用于生产,实践证明效果很好。2004年首次在八五三农场三分场应用,用该播种器播种的500亩大垄密植大豆,实收亩产278kg。2005年八五二农场试验垦建豆23号大垄密植大豆,亩产达299.5kg。红旗岭农场在2005年严重春涝条件下大豆亩产仍达到230kg。示范证明,在同等条件下,采用此项创新技术,增产幅度可达10%以上。  相似文献   
6.
籽用南瓜、角瓜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近些年种植结构调整后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方法上,在经历了垄垄种、大小垄间隔覆膜定向栽培、大垄双行覆膜混作玉米的发展过程后,又开发了利用机械进行大垄行间覆膜、精量点播一次性作业的省时、省事、省力、精准的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模式,较不覆膜常规栽培增产20%以上,大板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提早成熟10d以上。  相似文献   
7.
玉米冬收原垄卡种大豆是在封冻后收获玉米不破坏垄型,第二年免耕进行原垄卡种大豆的种植模式,该模式既节约了玉米烘干成本和种植大豆耕作作业成本,又利用了玉米茬残效肥料,保墒抗春旱,是节本增效的好措施,是农业生产节能降耗减排环保的好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红兴隆分局为例,介绍了黑龙江农垦系统机械化、规模化、模式化大豆栽培技术和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红兴隆分局近年推广的大豆种植模式有大垄密、深窄密、机械化大垄垄上行间覆膜和原垄卡。组织方式可概括为“五统一”,即统一轮作、统一耕作、统一供种、统一标准、统一管理。文中还介绍了近期将扩大推广的新技术,如大豆“三五”适期早播技术、大豆精密匀播技术、玉米冬收原垄卡大豆技术、大豆“大、早、匀”等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