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全国棉花比对试验能科学地评价实验室在同行业中的水平,并促进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概述了2011年全国棉纤维HVI以及常规项目测定结果,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GB/T20392-2006《HVI棉纤维物理性能试验方法》,对不同的含水子棉经加工后质量变化的情况进行比对,分析水分变化影响棉花质量的机理,建立棉花回潮率与棉花质量关系模型,为确定合适的棉花加工工艺,合理配车提高棉花加工厂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含杂率的分布状况,依据GB/T 6499―2012《原棉含杂率试验方法》,制定调研方案,对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加工过程中不同采样点棉花进行取样,测试、统计棉花含杂率,并采用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不同采样点棉花含杂率的分布状况。确定了黄河流域棉区加工后皮棉含杂率的样本均值为1.417%,为修订棉花含杂率国家标准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棉花含杂率标准值不能够准确反映我国实际棉花含杂率现状的问题,课题组制定调研方案,通过对西北内陆棉区手摘棉和机采棉不同轧花工艺的棉花进行取样、测试、统计其含杂率样本,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计算样本均值与标准差,分析含杂率样本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对样本进行K-S检验,判断样本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样本,计算样本的偏度与峰度,分析样本分布形态与标准正态分布形态的差异。通过分析,确定了西北内陆棉区手摘棉棉花含杂率样本均值为1.124%,机采棉棉花含杂率样本均值为1.184%。在西北内陆棉区,虽然子棉加工前棉花含杂率差异较大,但在不同的轧花工艺作用下,加工后的棉花含杂率基本一致。此外,在手摘棉轧花工艺中,皮棉清理对棉花含杂率的降低起主导作用;在机采棉轧花工艺中,子棉清理对棉花含杂率的降低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棉花标准含杂率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棉花含杂率现状的问题,课题组制定调研方案,对长江流域棉区不同轧花工艺环节的棉花进行取样、测试、统计;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计算样本的均值与标准差,分析样本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采用K-S检验方法,判断样本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样本,计算样本的偏度和峰度,分析样本的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差异。通过比较长江流域棉区与之前报道的黄河流域棉区不同工艺环节棉花含杂率的分布现状及变化趋势,确定了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含杂率样本均值为1.417%,长江流域棉区棉花含杂率样本均值为1.657%,调研结果为修订棉花含杂率国家标准和指导轧花保质生产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