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播娘蒿中微量元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播娘蒿中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播娘蒿中含有较丰富的铁、锌、锰、铜等微量元素,其含量分别为136.50、39.762、9.518、.11μg/g,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托教,就是家长将子女寄养在老师的家中,学生放学后的吃、住及学习辅导均由老师负责,家长支付一定数量的钱财给老师作为补偿。课桌上贴着《戒懒歌》,床头上放着少儿读本《三字经》、《论语》;洗漱间,拖鞋一字排开;寝室墙上,贴着学生自己的书法作品和中英文写的生活用语……蓝青托教里托教部、家教部、培训室、办公室、餐厅一应俱全,500平方米的空间构成了孩子们生活的全部,就像一条生产好孩子的流水线。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我国沿海有机物污染地区栉孔扇贝健康养殖提供监测依据,研究了多氯联苯(PCB1254)对栉孔扇贝血淋巴渗透压和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PCB1254浓度为1.0μg·L-1以上处理组栉孔扇贝血淋巴渗透压变化明显,其中1.0μg·L-1处理组扇贝血淋巴渗透压显著上升,而10.0和50.0μg·L-1处理组栉孔扇贝的血淋巴渗透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后与海水对照组相近;低浓度(0.5和1.0μg·L-1)处理组扇贝鳃丝Na+-K+-ATPase活力明显被激活,而高浓度(10.0和50.0μg·L-1)处理组Na+-K+-ATPase活力在测定的每个时间点明显被抑制。因此认为多氯联苯影响下,机体所产生的有害代谢物可导致栉孔扇贝应激性反应和细胞膜结构的改变,导致血淋巴渗透压和Na+-K+-ATPase活力的变化,而且Na+-K+-AT-Pase活力变化与PCB1254浓度呈现一定相关性,能反映机体受PCB1254影响的程度,可以作为评价PCB1254污染的生理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采用工程沿线现场勘察、社会调查、访谈以及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安全问题及原因,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13项指标体系,科学确立了评价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生态安全进行了量化评价,并作了生态安全风险因子分析,进而提出了生态安全预警控制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浩  梁熠  康建宏  冯朋博  王乐  于祥  马钰 《玉米科学》2022,30(4):130-141
以先玉698为供试材料,在等氮量(225 kg/hm2)条件下,以不施氮为对照(CK),设置UR (100%普通尿素,2/3基施,1/3小喇叭口期追施)、CRU1(1/3控释尿素+1/3普通尿素基施,1/3普通尿素小喇叭口期追施),CRU2(2/3控释尿素+1/3普通尿素一次基施)、CRU3(100%控释尿素基施)4种施氮模式,探究控释尿素输入对土壤氮素、玉米根系特性、氮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UR处理,CRU处理显著提升了春玉米生育中后期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其中CRU2效果最明显。UR和CRU处理在不同时期对根系参数的影响不同,前期UR处理有利于根系的生长,花后CRU处理对0~80 cm土层根系长度及0~20 cm根重密度影响更大。通径分析进一步表明,玉米根长及根重密度的变化是增产的重要原因之一。CRU处理显著提升了玉米整个生育期内植株氮素含量及最终子粒产量。花后15 d,CRU处理较UR提高了子粒氮素含量,CRU处理间以CRU2最佳。CRU2处理子粒产量为14.65 t/hm2,分别较CK、UR、CRU1、CRU3提高32.70%、5.78%、1.52%、5.17%。在宁南山区CRU2处理能实现春玉米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6.
基于神经网络的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遥感获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祥  刘香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841-1842
利用高光谱分析技术和神经网络图像分类方法对黄河三角洲1996、1998、2000和2002年LandsatTM5图像3、4和5波段假彩色合成图像进行信息提取,采用高斯分布布点的观测点进行试验地验证反馈改进算法精度,获取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耕地33%、林地13%、居民地5%、水域27%、盐碱地18%和未利用地4%,土地利用率为51%.土地垦殖率为46%。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布朗无核葡萄栽培的技术要求 ,提出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多氯联苯( PCB1254)对栉孔扇贝血淋巴三种抗氧化酶(SOD,CAT和GPx)活性、活性氧含量和脂质过氧化( LPO)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组(0.5 μg/L和1.0μg/L)SOD和GPx活力被多氯联苯显著诱导,而高浓度(10.0 μg/L)处理组,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OD最后阶段明显被抑制;CAT活力在实验期间非常低;活性氧含量和LPO水平在低浓度组(0.5μg/L和1.0μg/L)变化不明显,而两者在10.0 μg/L的处理组中呈明显上升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处理组(10.0 μg/L)栉孔扇贝受氧化损伤程度明显.血淋巴中各指标的变化能够反映整个扇贝机体受氧化损伤的程度及其解毒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马瑞萍  梁熠  于祥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9):1968-1974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中至关重要的营养元素,对玉米器官建成和产量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围绕近年来缓/控释氮肥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展开综述,通过探讨缓/控释氮肥输入对土壤氮素库、酶活性、玉米产量和生物量、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及环境效应,旨在为今后简化玉米生产、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及玉米专用缓/控释氮肥研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发现,缓/控释氮肥对不同玉米生产群体土壤氮素库平衡和部分土壤酶活性有积极影响;不同类型缓/控释氮肥对不同区域的玉米生物量与产量均有影响,其效果受土壤肥力水平、施氮方式及不同氮素类型配施比例等因素影响;缓/控释氮肥输入可以一定程度提高玉米植株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但输入类型、施用深度和配比等均会对其产生不同影响;缓/控释氮肥的缓释特性还能够减少氮素各种形式的损失,对于降低氮素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有积极作用。综上所述,合理的缓/控释氮肥输入可以提升土壤的供氮能力,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对玉米产量和品质提升也有积极作用,同时很大程度上减少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目前对于缓/控释氮肥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已有较多研究,但还有一些科学问题需要深入观察和分析:1)玉米复合群体中缓/控释氮肥的应用效果研究较少,需加大缓/控释氮肥在更多玉米复合群体应用中的研究及明确其影响机理;2)玉米生长环境对缓/控释氮肥输入的响应还不明确,应进一步研究缓/控释氮肥输入长期效应及其释放与玉米生长环境的适应性;3)旱作和灌溉条件下玉米缓/控释氮肥输入的不同效应尚不清楚,可加强旱作和灌溉条件下缓/控释氮肥输入对玉米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影响的研究;4)缓/控释氮肥包膜残留对玉米生长和环境的效应研究也较少,应深入研究不同缓/控释氮肥的残膜对玉米不同时期不同器官生长和环境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