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油茶籽种皮富含多种活性成分,本文通过探讨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油茶籽种皮成分、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实现油茶籽种皮变废为宝和深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比了酸法、碱法、亚临界水和离子液体4种预处理方法所得海南油茶籽种皮中的总酚含量、纤维素组成,并运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4种预处理方法所得油茶籽种皮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DPPH、ABTS和还原力体外抗氧化体系评价4种预处理方法所得油茶籽种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4种预处理方法均会降低油茶籽种皮得率、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其中以亚临界水处理种皮得率损失最小[(80.07± 0.01)%],而酸法和碱法处理后纤维素含量[(39.36±0.40)%、(36.67±0.74)%]基本不损失,与原料[(38.83±3.81)%]差异不显著。不同预处理方法能够使油茶籽种皮纤维比表面积增大、表面孔洞增加,使纤维结构的无定型区比例升高;未经处理的油茶籽种皮原料强度较大,结晶指数为41.67,其次是酸法、碱法、亚临界水和离子液体处理所得油茶籽种皮结晶指数,分别为28.37、28.69、27.34和25.17。此外,原料的抗氧化活性最好、酸法和亚临界水处理样品次之、而碱法和离子液体处理样品最差,这与油茶籽种皮中总酚和单宁含量高低基本一致。上述结果表明,酸法和亚临界水预处理优于碱法和离子液体,活性物质稳定性好,损失小。  相似文献   
2.
栽培基质是影响铁皮石斛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拟选用松树皮(PB)、椰糠(CC)和松树皮:椰糠(PC,1:1)的复合基质栽培铁皮石斛,基于代谢组学思路探究栽培基质对铁皮石斛茎生长代谢的影响.通过环刀法测定3种基质的物理性质,利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铁皮石斛茎的多糖含量,采用硅烷化衍生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铁皮石...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4 ℃条件下鲜切菠萝蜜水分迁移对其品质的影响,笔者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鲜切菠萝蜜在冷藏过程中不同状态水的迁移规律,并与其总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色差(?E)、失重率、相对电导率、硬度、内聚性、胶粘性、咀嚼性等进行相关性分析,从微观角度分析鲜切菠萝蜜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鲜切菠萝蜜在4 ℃贮藏期间的水分迁移可分为2个阶段:在冷藏条件初期,细胞壁水和液泡水向细胞质水、细胞间质水迁移,果肉的?E、失重率、TSS、相对电导率随之不断升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液泡水不断向细胞壁水、细胞质水和细胞间质水迁移,内部水分分布显著改变,果肉的TA、硬度、胶粘性、咀嚼性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