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对鹿胎膏中有效成分的鉴别,建立控制此药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法对丹参、熟地黄进行鉴别实验;用显微鉴别法对蒲黄、莱菔子进行鉴别实验。结果:薄层鉴别斑点分离度好,重现性好;显微鉴别特征性强,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
对五加科植物人参Pallax ginseng C.A.Mey,叶的形态、生药性状鉴别、显微组织结构特征鉴别、成分的理化鉴别及含量进行研究,为鉴定药材扩大药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野山参是国家一级保护的濒临灭绝的物种,但当今采挖野山参的行为无人制止并可获厚利。目前国内主产地长白长区的野山参资源已极其稀少。真正去放山的人(实际的采参人)也越来越少,纯正的国产野山参商品已十分罕见。但由于野山参价格越来越高,人工培育的山参(包括移山参和各种趴货)日益增多。国内对移山参、充山参和各种类似的山参,并没有统一或明确的定义,市场上普遍喜欢使用移山参的名义销售各种非正品山参,甚至一些长脖型的园参品种(如圆膀圆芦、竹节芦、草芦、线芦等)也常常充当移山参。目前,山参类药材的市场十分混乱。近年在上海俏销的“活性移山参”,由于价格在野山参与普通园参之间,又是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前景看好。但是,有此并不是真正的移山参。究竟什么是移山参?它和各种趴货之间的界限如何确定,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4.
山参的分类与鉴别至今仍主要凭借老药工的感官经验,这种经验倘若不经过反复实践,是难以掌握的。因为感官接纳的信息量是巨大的,相比之下,表达信息的术语却是很有限的。所以,实践中要多对比、多总结,且要深入研究,整理并甄别经验。在认真继承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本文仅就各类山参的根茎形态变异与鉴别谈一谈。 人参的根茎部分,习称“芦头”或“芦”,根茎的先端生有芽胞,每年由芽胞生出地上茎,每年的地上茎枯萎后,留在根茎上一个残茎痕,称为“芦碗”。 野山参的芦是一段复杂多变的整体,“芦长碗密”是野山参的显著特征,而且典型野山参的“芦”常常可分为2段或3段,自下而上常常依次称为“圆芦”(又称“雁脖芦”)、“堆花芦”和“马牙芦”3部分。 紧接着主根的那段芦,习称为圆芦,又因宛如大雁的脖子又习称“雁脖芦”。“雁脖芦”这个术语常见于资料,但对其解释却常见不同。《中药大辞典》谓:野山参……根茎细长,一般长3—9厘米,上部扭曲,习称“雁脖芦”,芦碗密集,下部无芦碗而较光滑,俗称“圆芦”。显然《中药大辞典》是把圆芦和雁脖芦说成是2个不同的部分。新近出版的《中国药材学》(上册)也有相似的记述:根茎上部扭曲(习称雁脖芦),而下部靠近主根的一段则光滑(俗称圆芦)。有的资料把野山参的整个芦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