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
植物声频控制技术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声频控制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农业新技术,属物理农业技术范畴。它是根据植物经络学原理对植物施加特定频率的声波处理,通过生物协同作用,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促进其生长发育,达到增产、优质、抗病的目的。2006年,兵团技术市场办在兵团农六师一〇一团进行了植物声频控制技术应用于棉花上的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2.
播种量对小麦新品种鑫麦296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麦新品种鑫麦296为试材,设置3个播种量处理,即100 kg/hm~2(A1)、116 kg/hm~2(A2)和130kg/hm~2(A3),研究其对鑫麦296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种量增加,鑫麦296群体数量随之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拔节到开花期A1、A2、A3处理表现出显著差异,且A2A1A3;叶面积指数越冬、返青、拔节、抽雄期均为A3A2A1,但灌浆期为A2A3A1;随播量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增加,而成穗率、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穗长变短,产量和收获指数皆为A2最佳。综合分析,播种量为116 kg/hm~2处理的农艺性状最优,产量最高,达到7 820 kg/hm~2。因此,在黄淮海地区种植鑫麦296时,播种量以116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3.
浙凤甜2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与浙江省农业厅农作局合作选育的籽粒黄白相间的超甜玉米新品种,具有优质、丰产、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2004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夏玉米氮素气态损失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本研究在定位试验平台上监测了不同施肥处理夏玉米田NH3和N2O的排放规律及其损失量,以探讨减少黄淮海区域夏玉米田氮素气态损失的有效途径,为提高夏玉米籽粒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2017年利用水肥渗漏研究池进行试验,以郑单958(ZD958)为材料,以不施氮肥(CK)为对照处理,在同等施氮量下设置单施尿素(U1)、单施牛粪(M1)和尿素牛粪1﹕1配施(U2M2)3种氮肥处理。采用通气法和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田NH3和N2O排放规律和损失量、籽粒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玉米田氮素气态损失以NH3挥发为主,占氮素气态损失量的88.55%—96.42%,N2O排放量较少。不同施肥处理显著影响NH3和N2O排放量及氮素利用效率。U1处理NH3挥发量最高,两年平均为38.19 kg·hm-2;以M1处理最低,为19.10 kg·hm-2,U2M2处理介于两者之间,施用有机肥的M1或U2M2处理可以显著降低NH3挥发损失量。N2O排放氮素损失以M1处理最高,平均达到1.65 kg·hm-2,较U1和U2M2处理分别提高了77.42%和34.15%。2016—2017年不同施肥处理间籽粒产量差异显著,表现为U2M2U1M1CK,2016年U2M2处理籽粒产量较U1和M1处理分别提高了3.45%和5.25%,U1和M1处理之间籽粒产量无明显差异;2017年U2M2处理籽粒产量较U1和M1处理分别提高了5.83%和12.53%,U1显著高于M1处理,提高了6.33%。氮素利用效率以U2M2处理最高,平均为58.20%,较M1和U1处理分别提高了32.15%和15.13%。【结论】有机无机肥配施增加了夏玉米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提高了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较单施尿素氨挥发减少,较单施有机肥N2O排放降低,是实现增产增效的合理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5.
绿肥间作和滴灌对苹果园土壤肥力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绿肥间作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对苹果园土壤肥力和果树生产的影响。   方法  于2018 ~ 2020年设常规施肥 + 自然生草(CF)、滴灌 + 常规施肥 + 自然生草(SF)、常规施肥 + 绿肥(GF)、滴灌 + 常规施肥 + 绿肥(SGF)和滴灌 + 追肥氮磷钾用量较常规施肥减少20% + 绿肥(80%SGF)5个处理,在苹果园进行小区水肥试验,研究毛叶苕子与果树间作、滴灌施肥对果园土壤肥力及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结果  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处理中,以SGF处理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最多,土壤养分含量最高,苹果的果实品质最好。与CF处理相比,SF处理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平均增加了8.46%和10.06%,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平均增加了11.01%和4.37%,土壤放线菌数量、脲酶和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GF处理土壤碱解氮含量平均增加了8.09%,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平均增加了14.86%和9.25%,土壤的微生物数量和土壤的脲酶、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与SF处理相比,SGF处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平均增加了7.74%和8.80%,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11.12%;与GF处理相比,SGF处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显著增加。  结论  绿肥间作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于果树生产,能够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果实品质,其中以滴灌 + 常规施肥 + 绿肥间作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浙甜6号系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鲜食型超甜玉米新品种,2005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地区推广种植。 1 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7.
浙凤甜2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与浙江省农业厅农作局合作选育的籽粒黄白相间的超甜玉米新品种,具有优质、丰产、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2004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推广种植。该品种中熟,浙江地区春播生育期约85天。株型较紧凑,株高185~195厘米,穗位高55~60厘米  相似文献   
8.
减施配方控释肥调控土壤理化性状与稳定夏玉米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减施配方控释肥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氮素水平、降低投入,还可以减轻环境污染。因此,研究减施配方控释肥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稳定夏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设置不施氮肥(N0)、100% 普通尿素(FP)、80%普通尿素(LFP)、100% 配方控释肥(CRF)及80%配方控释肥(LCRF)5个处理,探讨减量配施控释氮肥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  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混合施用普通尿素和控释氮肥既能满足夏玉米生育前期的养分需求,又能显著提高夏玉米生育后期土壤中铵态氮(14.0%)和硝态氮(32.8%)含量,显著提高土壤中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在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CRF处理中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较FP分别增加72.9%、40.9%和58.8%,土壤脲酶活性较FP处理分别增加24.6%、95.9%和29.2%,进而增加成熟期夏玉米根系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在此基础上,减施20%配方控释肥处理仍能保持夏玉米生育后期土壤中氮素水平,LCRF处理中成熟期土壤铵态氮及硝态氮含量较FP处理分别增加8.8%和13.9%,也能维持较高的土壤中硝酸还原酶和脲酶活性。LCRF处理中玉米各生育时期内的土壤硝酸还原酶及脲酶活性均高于FP处理,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要求,且根系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产量较100% 配方控释肥无显著降低,肥料利用率则显著提高。  结论  配方控释肥不仅能实现一次性施肥满足夏玉米整个生长季的氮肥需求,还能有效地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夏玉米减肥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9.
高温胁迫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寒  刘鹏  董树亭  张吉旺  赵斌 《玉米科学》2019,27(5):109-115
温度是影响玉米生长和发育最重要的生态因素之一。近年来,玉米生育期间高温天气发生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增长,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日趋严重,已经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关注。研究高温胁迫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影响的生理生化机理并制定防御措施,对玉米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高温胁迫对玉米根系、叶片、雌雄穗发育、子粒灌浆、抗氧化系统、内源激素含量及平衡等6个方面的影响,为深入了解高温胁迫限制玉米生长发育的机理、制定应对高温胁迫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