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9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假眼小绿叶蝉 Empaasca、pirisuga为主的茶小绿叶蝉,是我国茶树上一类最为常见且为害严重的害虫。科学合理地制定其为害程度分级标准,对于正确地测算该虫的为害损失,估计其防治效果和开展预测预报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虽有这方面的报道,但仍然存在级值界限不够明确,在实际调查中不便掌握的问题。1988~1989年,笔者在研究该虫对茶树新梢损失率的同  相似文献   
2.
假眼小绿叶蝉的生态控制与合理用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室内观察和田间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明了茶园蜘蛛中的跳蛛和管巢蛛是捕食叶蝉的优势类群,其优势种主要为白斑猎蛛、花腹纽蛛、警戒蝇豹、棕管巢蛛、褶管巢蛛,它们的日捕食量在蛛蝉比1∶40的范围内,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以蛛蝉比为1∶10—1∶20时,捕食量的增长率最高。茶园蜘蛛的年发生数量消长呈马鞍型,即;春、秋多,夏季少。优乐得是一种治蝉效果好、且能保护天敌的理想农药。田间小区试验和大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合理使用这种农药、并辅之以及时采摘、冬前行间覆盖稻草等农艺措施,能够获得较好的生态控制效果和经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明了假眼小绿叶蝉虫量年消长和单个高峰期形成过程的有关规律,制定出了该虫的优化防治策略和单个高峰期分段标准。  相似文献   
4.
假眼小绿叶蝉不同查虫方法虫量资料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假眼小绿叶蝉三种查虫办法(检叶,振落和熏燕)虫量资料相关性研究,证实这三种查虫方法所获虫量资料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如以熏蒸虫量代表近似田间实有值,则振落和检叶虫量均能反应田间实有值的同一趋势。同时也证实这三种查虫方法的虫量资料可以利用相应的回归方程互相代换.  相似文献   
5.
茶小绿叶蝉是我国茶树上一类最为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害虫,一般危害损失20%左右,最严重者无茶可收。由于化学防治具有防效高、见效快、效果稳定、使用简便等特点,到目前为止,仍以使用化学农药防治为主,一般年打药6~7次,多的达10次以上。为了做到科学用药,近年来,对其防治指标研究进展较快,朱俊庆(1983)和陈流光(1988)分别用查芽法和振落法调查虫口研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世界各国农业害虫防治已由以化学防治为主逐渐转向以生态平衡为目标的综合治理。限制农药使用的原因之一在于施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的同时,往往也杀伤了害虫天敌,当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作用后就会出现再增猖獗,破坏生态平衡,形成害虫愈演愈烈的恶性循环。那么,在化学防治害虫中,能否做到既控制住害虫,又最大限度保护  相似文献   
7.
任菊仕 《茶叶通讯》1990,(4):24-25,14
近年来,世界各国农业害虫的防治已由化学防治为主,逐渐转向以生态平衡为目标的综合治理。新的形势对茶树害虫综合防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在综述茶树害虫综合防治的发展概况、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就茶树害虫综合防治的系统对策谈谈一孔之见,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8.
茶小绿叶蝉化学防治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小绿叶蝉是我国茶树上最为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害虫。一般危害损失20%左右,最重者无茶可收。过来,对其防治作过较深入研究。化学防治具有防效高、见效快、效果稳定、使用简便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其它防治措施不能代替的特点,所以到目前为止,茶  相似文献   
9.
茶园秋冬管理工作,主要应注意以下几项: 1.适时封园封园时间一般在9月中下旬。但具体园地需视茶树生长情况而定。高山园、幼龄园以及培育管理和采摘不合理的茶园应早封园,反之则可相应晚些。适时封园的关键,是保证茶树在寒冻前能积累较多的同化物,新梢成熟,增强抗性,为来年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