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分析了原产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的名茶—径山茶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施肥能提高茶叶的产量 ,改善茶叶的品质。然而 ,肥料的不合理施用 ,会造成土壤板结、肥效降低、效益下降。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的盲目增加速效氮肥施用量 ,生产成本高 ,环境污染加重的现状 ,在不同地块和茶类生产区进行了此项试验研究 ,现初报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试验地分别为二块原肥料施用基础不同的成龄茶园 ,一块 (A)为施肥水平高 ,常年施肥水平为春茶前 6 6 6 7m2 施尿素 4 0kg ,春茶后6 6 6 7m2 施 2 0kg ,全年以采收蒸青原料为主 ,土层深厚 ;另一块 (B)为山地茶园 ,土层浅 ,施肥水平较低 ,1999年以前基本不施肥 ,2…  相似文献   
3.
叶水娟  余秋珠  屠水根  庞英华  陶生坤 《茶叶》2007,33(3):162-164,165
用浙农139、浙农117、龙井长叶、乌牛早、薮北种、茂绿(品系)品种加工成"径山茶",以鸠坑种为对照,通过制茶品质审评、发芽期观测和理化检测,浙农139、浙农117、龙井长叶、茂绿4个品种品质均符合"径山茶"标准,春茶开采比鸠坑种早、经济效益高,达到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适宜在径山茶产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一、径山茶的历史 径山因径通天目而闻名,是天目山的东北峰,因建于唐、盛于宋的径山万寿禅寺而成为了佛都名山,自宋至元堪称东南禅林之冠。在宋代时被誉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号称"江南第一山"。据历史记载,径山在唐代便开始植栽茶树。径山寺与径山茶在唐代闻名以后,茶圣陆羽(733~804)慕名而至,  相似文献   
5.
生物激活剂极多产在茶树上的应用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叶面喷施方法,对生物激活剂极多产在茶树上的应用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极多产生物激活剂能够提高茶树春茶的产量,改善茶叶的品质,增加春茶的经济效益.极多产生物激活剂适宜使用浓度为稀释300~500倍.  相似文献   
6.
径山茶     
径山茶产于浙江余杭径山。径山是佛教名山,宋元间堪称东南禅林之冠。径山茶文化底蕴丰厚,唐代陆羽曾隐居径山东麓著《茶经》;宋时径山寺盛行“茶宴”,后传至日本,逐步发展成日本“茶道”,故径山又有“茶圣著经之地,日本茶道之源”之美誉。  相似文献   
7.
2009年冬用45%晶体石硫合剂、99%绿颖矿物油、30%机油.石硫微乳剂等3种药剂对茶园进行封园,在药后至2010年春茶后对茶橙瘿螨和假眼小绿叶蝉的虫口数进行调查,并统计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封园药剂中45%晶体石硫合剂和99%绿颖矿物油对茶橙瘿螨的控害效果较好,对假眼小绿叶蝉控害效果则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8.
以竹醋液为基液,配制了不同茶树抗寒剂,并进行了茶树生理抗寒指标的研究。在对3个茶树品种(乌牛早、安吉白茶和龙井43)喷施6种不同配方的抗寒剂后,经模拟田间自然降温,测定处理前后茶树中与抗寒能力相关的理化物质。结果显示,3个茶树品种间各处理的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规律与茶树冻害情况具有显著相关性。通过测定室内茶树生理生化指标和田间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配方B2能显著提高茶树的抗寒性,并可稳定冷害胁迫下的茶叶产量。结果表明,竹醋基液抗寒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茶树的抗寒能力,有效降低茶树的冻害,从而保证茶叶生产免受冻害损失。  相似文献   
9.
在杭州茶区,通过45%晶体石硫合剂9、9%绿颖矿物油3、0%机油(石硫微乳剂为封园药剂,开展对茶橙瘿螨和假眼小绿叶蝉控害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封园药剂对茶橙瘿螨有较好的控害效果,对假眼小绿叶蝉控害效果则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