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冰 《兽医导刊》2020,(8):230-230
肉鸽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成为大众喜爱的产品之一。本文主要以肉鸽规模化健康生产技术为研究对象,从四步养殖技术、综合管理技术、鸽粪回收技术、疾病防控技术等方面展开深度讨论,从而为肉鸽养殖业的兴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居民GDP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居民对肉制品与奶制品的需求量大增,可目前我国的奶制品问题层出不穷,因而,为了保障我国奶制品与肉制品的质量,我国各级专家应关注牛的问题,笔者将以奶牛蹄病为主要研究问题,对如何防止牛腹胀的发生以及对奶牛蹄病的护理进行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复合微生物发酵棉粕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和乳酸链球菌等4种菌混合固态发酵棉粕,提高棉粕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平衡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4种菌的最佳接种量依次为枯草芽孢杆菌100万、地衣芽孢杆菌1 000万、酿酒酵母10万和乳酸链球菌100万CFU/g,发酵温度36℃,发酵时间48 h。在此基础上,粗蛋白从38.70%上升到44.80%,可溶性蛋白从发酵前的25.40 mg/g上升到发酵后的145.70 mg/g,必需氨基酸增加,发酵效果明显,棉粕的营养价值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GIS技术支持下,基于2009年北京市昌平区2m分辨率的GEOEYE-1遥感影像,采用梯度分析与景观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城郊绿地总体景观格局及大中小斑块类型的景观格局。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强度的降低,城郊绿地斑块整体增加,破碎化程度降低,边界简单化,连通性增大。同时随着城市化强度的降低,小型斑块减小,破碎化程度降低,形状先简单后复杂;中型斑块先增多后减少,破碎程度先增大后减小,边界简单化;大型斑块整体增多,破碎化程度先高后低,边界简单化。随着城区到乡村的转变,绿地结构由小型斑块占优经中型斑块逐步转变为大型斑块为主。另外,所选用的景观格局指数多在城市化边界区出现急剧变化,表明城市化进程对绿地格局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最近,不断有养猪朋友提到,如何不让猪耳牌经常掉?掉了又如何补上?如何避免种猪重号、漏号、掉号?猪场的耳号如何管理?鉴于猪场中猪的耳号如人的名字一样非常重要,耳号在猪场的生产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它可以反映一头猪的系谱建设、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免疫情况、治疗情况、使用情况等,现将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总结出来,希望养猪同仁重视猪场耳号的管理,尤其是刚新建的猪场更应该重视,以便今后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茶文化迎来了新一轮的复兴风潮,更多的人对中国传统茶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茶文化旅游逐渐发展起来,将中国旅游与传统茶文化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丰富旅游形式,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拉动了中国旅游内需,吸引了更多游客的目光,提高了国内旅游事业的收益。目前,在我国很多区域都开发了茶文化旅游的新型旅游模式。本文以安溪茶文化旅游为例,对其进行几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养鸡过程中,品种、环境、营养等方面因素都可能导致鸡啄癖的发生,只有实行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科学饲养管理,为鸡群提供优质的饲料,并创造舒适的生存、生产环境,才可以减少应激发生,从而降低鸡啄癖的发生几率,提升养鸡场的经济效益水平.  相似文献   
8.
产后瘫痪也称为生产瘫痪,是因为母牛生产后钙磷不足和代谢异常,导致母牛全身肌肉无力和四肢瘫痪而卧地不起。奶牛瘫痪会引起奶牛的产奶量下降,严重的还会引起奶牛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奶牛产后瘫痪综合治疗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园林绿化建设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绿化品位的高低、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景观效果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而园林工程建设又是集建筑学、生物科学、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本文就园林施工过程中有关技术管理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和看法,确保园林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兔可食用的主要饲草有189种,本次试验选用幼年和青年八点黑獭兔24只,体重为1801.3±343.5g,对58种饲草进行适口性研究。供试兔分A、B、C、D四组,每组6只,每批试验4种草,每组1种草,连续4d,第1天50g/兔,第2天100g/兔,第3天150g/兔,第4天150g/兔。其结果是23种饲草为适口性好,占39.7%,食草率在80%以上;18种饲草为适口性较好,占31%,食草率在70%~79%;13种饲草为适口性中等,占22.4%,食草率在60%~69%;3种饲草为适口性较差,占5.2%,食草率在50%~59%;1种饲草为适口性差,占1.7%,食草率在49%以下。本次试验对兔用饲草适口性定为好、较好、中等、较差和差5个等级;进一步确定了幼年和青年獭兔每天的最佳供草量为100g;57种草有药用价值,占98.3%,合理饲喂,对兔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该研究为饲草饲用价值的评价和合理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