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1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凯东 《中国茶叶》2011,(11):34-35
独轮车在老一辈人中可能见惯不怪,年轻一代对其有所了解,又知它与鄂俄茶马古道有何重大关系的恐怕不一定多。如果说云南茶马古道的代表是马帮,川藏茶马古道的代表是背佚,那么鄂俄茶马古道当是独轮车了。明清石板街上的辙痕横向串连起一条繁荣了两个世纪的中俄茶叶之路,在湖北省赵李桥茶厂的陈列室中,我看到了百年前的米砖茶、青砖茶、光绪年间砖茶运输的《合帮公议》、运茶的独轮车、  相似文献   
2.
正独轮车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分布,在老一辈人中可能见惯不怪,现代人新一代有多少人了解,又有谁知它与鄂俄茶马古道的有何重大关系呢?我们知道云南茶马古道的代表是马帮,川藏茶马古道的代表背  相似文献   
3.
正方包茶原产于四川灌县,是西路边茶的一个主要花色品种,因将原料茶筑压在方形篾包中而得名。过去西路边茶都用马驮运,每匹马驮两包,故又名"马茶"。方包茶的鲜叶原料比南路边茶更为粗老,是采割1~2年生的成熟枝梢,直接晒干制成。方包茶的毛茶预处理分切铡、筛分、配料、蒸茶、渥堆等过程,然后筑制。方包茶的筑制分称茶、炒制、筑包三道工序。然后进行烧包和晾包而制成。方包茶的规格是蔑包方正,四角稍紧。每包重35公斤,  相似文献   
4.
正英德是个古老茶区,产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英德种茶可追溯到唐朝。《英德县志》中记载:"若中隅西华山茶,相传六祖手植"。说明唐代禅宗六祖慧能(638~713年)曾在英德西华山植茶,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另外,唐代英德县城南郊南山已建有"煮茗台",也可证明,那时英德已盛行饮茶之风。陆羽《茶经》载:"岭南生福州、泉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当时英德是韶州的主要植茶之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程启坤、庄雪  相似文献   
5.
野生天然药用植物代用茶野菊花的开发及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野菊花的称谓、学名、分布、植物学特性、采收与加工工艺、开发利用方法与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茯砖茶的发展历史、营养保健价值、加工工艺、论述了茯砖茶市场与收藏前景。  相似文献   
7.
清朝年间,云南宁洱镇困鹿山历史上为皇家专用贡茶园,贡茶的采摘和制作均由官府派兵监制,秘而不宣,鲜为人知。据专家考证:困鹿皇家古茶园被清政府定为皇家御用茶园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即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当年,云南总督鄂尔泰在普洱府宁洱镇建立了贡茶茶厂,精选当年最好的春芽女儿茶,精制成团条砖和茶膏,仅上贡朝廷。困鹿山茶园是清代普洱府的贡茶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8.
终于我走在一直想看的古镇——羊楼洞清石板街上,在中国茶坛素有砖茶之乡美誉的羊楼洞镇,为湘鄂交界之要冲,在赤壁市区西南26公里。羊楼洞镇现存  相似文献   
9.
泾阳县位于咸阳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泾河下游.东与三原、高陵县交界,南与咸阳市渭胃城区接壤,西隔泾河与礼泉县相望,北依北仲山、嵯峨山与淳化、三原县毗邻.从泾阳县城出发到西安城北客运站44公里.  相似文献   
10.
广东是普洱熟茶及其加工技术工艺的发源地,广云贡饼或叫广东饼是广东的名茶代表之一,见证了广东普洱茶的发展历程,极其传奇色彩。自唐宋以来,广东省的潮汕、客家汉人和粤北瑶族同胞就有将土青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