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河西灌漠土钾素状况及当季施肥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多点调查表明,河西灌漠土全钾比70年代末平均降低了24.4%,速效钾平均下降了41.2%。剖面分布为:耕作层全钾平均为1.30%,20~60cm土层平均1.27%~1.38%,底土平均1.26%;缓效钾平均为946~1 006mg/kg,剖面差异不大;速效钾 0~20cm土层为145mg/kg,20~100cm平均101~114mg/kg。春小麦、玉米、甜菜、洋芋单作当季施钾均无明显增产效应;带田玉米施化学钾肥增产8.5%,施土粪增产9.7%~11.3%,但增效不稳定。  相似文献   
3.
在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地进行了蓖麻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折合平均产量以辽8203最高,为4861.11kg/hm2,较对照品种哲蓖1号、张掖蓖麻分别增产53.81%、106.96%;哲8032A次之,为4364.20kg/hm2,较对照品种哲蓖1号、张掖蓖麻分别增产38.09%、85.81%。两个品种(系)产量较高,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前生产上应用和发展的甜菜带田具有延长生长期和作物高差的间作效应,以及作物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的互助效应、密植效应等功能,从而将环境资源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作物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但与此同时,在甜菜与其它作物的共生期间亦存在对环境需求的不一致性而互相制约的不利因素,以及由该种种植形式引起的耕作制度的改革所必然导致的某些不良的连锁反应。因此,在学术界和生产上对甜菜带田这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秦艽种子发芽出苗的基质条件及外源物质的影响。方法:用蛭石、马粪、森林土、耕地土4种不同的基质对秦艽种子育苗;用赤霉素(GA3)、稀盐酸(HCl)、变温、热水浸种对秦艽种子进行处理。结果:在不同基质条件下森林土出苗率最高达58.86%,且苗壮;变温处理出苗率达55.86%,育出的苗齐、全、壮。结论:用森林土作育苗基质,种子经变温处理,可以提高秦艽种子发芽率与成苗质量。  相似文献   
6.
1989~1990年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灌区的3个县(市),研究了甜菜种植密度、氮、磷用量栽培因子对甜菜间作套种后的产质量及亩产糖全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实用数学模型,经计算机模拟综合进优得出了河西灌区甜菜小麦间作套种的栽培模式及主要技术规范。经大田生产验证,可获取亩产250~360kg小麦、2.5~3t甜菜(含糖率17%以上),本项研究为粮糖双丰收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对甘肃省甜菜生产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与发展策略,以期促进甜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甘肃省甜菜生产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与发展策略,以期促进甜菜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河西灌漠土施钾效应的定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年定位试验表明,小麦、玉米、甜菜单作条件下施K无明显效果。带状间作条件下小麦作物第3、4年出现施K显效效应,平均增产12.4%~14.9%;带田玉米当年出现施K效应,连续4年平均增产率为16%~27.9%。K肥对带田作物品质也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侯格平 《种子科技》2006,24(1):51-52
玉米黑粉病是由玉米黑粉病菌为病原的真菌性病害,分布极广。玉米早期被害后植株矮小,影响生长,重者形成空秆。雌雄穗被害后结实减少或全部变成黑粉,对产量影响很大。近几年来,由于亲本自交系来源广泛而复杂,生态型多样,黑粉病发生普遍。结合近年来防治经验,总结制种玉米黑粉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供制种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