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4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3.2不同追施氮肥量对苗质的影响表4不同追施氮肥五对苗质的影响从表4中看出:随着追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的指标有:百株地上干重、单株白银数、单株带孽数、单株茎基宽;随着追施氮量的增加开始增加而后降低的指标有百株地下干重。采用上述评价不同底肥配比的方法,评价不同追肥量效果,结果列秧苗素质前三位的处理是:⑤>③>④。第⑤处理的苗质明显要好于其它处理,但随着追施氮量的增加,地下部干重所占总干重的比例有所减少,即说明过多的追施氮促进了地上部的生长,这对抛秧苗的生长是不利的。平均前三名追施的硫按量为12.og/盘…  相似文献   
2.
兰士珍 《土壤》1959,(6):1-4
自然气候不同,土壤的腐殖质含量,结构的好坏,有明显差异。公主岭地区腐殖质含量在2-3%,一般土壤容重为1.0;嫰江地区腐殖质含量在4-5%,容重为0.9;北安地区腐殖质含量在6-9%,容重为0.6-0.70。  相似文献   
3.
1.整地经验方面崔竹松同志要求在水稻生育前期有松软的土壤。在插秧前,经过干翻、水翻、细耙、细平后,插秧当时达到深厚、松软、肥沃而平坦的耕层。分蘖初期及时中耕搔根,使土壤继续保持松软。以一耕两耙区作为对照与高产田对比研究结果:高产田经过水翻后,其碎土作 用大,每平方米内5—10厘米直径的土块仅30个左右,而对照区则有70—80个;耕层结构上,高产田上软下松,对照区是上软下紧;土壤温度较对照区高0.5—1.0℃;养分分布上,高产田养分含量高,且多分布在0—10厘米左右土层中,对照区则相反。因此,高产田的水稻长相显著较对照区好。在及时中耕、搔根后,土壤发松,秧兜散开,根节地带的光照条件较好、地温高(高达0.5—1.0℃),分蘖率明显提高。这些都证明崔竹松的整地经验,给水稻早生快发及后期增产,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基础。2.施肥经验方面高产田施肥,要求基肥、追肥结合。追肥原则是“前重、中补、后巧”。具体施肥时看天看地看苗,共中以苗的长相好坏作为衡量施肥是否适宜的重要标志。调查土壤和植株体内的氮素变化结果:(一)耕层中土壤铵态氮主要分布在0—10厘米土层中,约占总量的70—80%,而且变幅较大。(二)在水稻主要生育阶段,土壤和植株体内氮素的变化是一致的,其变化趋势为:水稻分蘖阶段,随着追肥土壤铵  相似文献   
4.
5.
目前北京稻区的水稻育苗,大部分还是常规的半导青苗,这种育苗方式,耗水量大,秧苗素质不高,严重妨碍水稻产量的提高.因而,在北京稻区开展卓有、稀植技术的研究、示范与应用,对节约用水、提高水稻产量、促进水稻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西郊农场一分场在1994~1995年两年连续进行了旱育、稀植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取得了初步成功。西郊农场土壤属石灰性洪积母质,多为强石灰性期土,石灰含量为什.6%~8.4%,高的达10%以上,PHS.3左右,缓冲性强。青苗期间北京西北风多,气温变幅大,干旱.2~3叶期常出现低温。如育苗方…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介绍了育苗中心的建设及微喷与旱育苗技术的配套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微喷设备及安装,微喷与旱育苗要求的需水量,追肥,育苗方式等的配合,微喷的投资及回收,并探讨了育苗中心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中西部盐碱洼地水稻直播稻田草害非常严重,因而影响了直播水稻的发展。1985~1988四年时间里,作者对该地区杂草发生规律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确认该地区直播稻田主要杂草有7科16种,其中危害极重的有3种,局部危害的有5种,分布普遍、危害轻的有8种。并明确了①开荒种稻三年以上的地杂草基本形成水田立体群落。②水稻生育期间杂草发生的三次高峰期是6月上中旬,稗草发生总量达45~75%;6月中下旬,扁杆藨草达总发生量的42~73%,慈菇、泽泻等达60~84%;7月初眼子菜、小茨藻发生量达总量的79~87%。③稗草种子广泛分布于5厘米土层中,1.5厘米以上的种子量占90%,萌发早、出苗快,危害最大;扁杆蔗草平均每平方米块茎达886.75个,15厘米以下块茎占93.4%。7月5日之前发生量占总量的72.11%。④根据直播稻田草的发生规律,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期及最优的配方4个,除草效果均在90%以L。  相似文献   
8.
总括上述,现将崔竹松对高产水稻主要生育阶段的长相要求及有关措施简述如下:1.苗期:培育壮苗,适期早插,是水稻增产的首要环节。明确插秧前壮苗的形态特征 为:根系发达,单株平均15—20个根,共中并夹有长1—2厘米的白根5—7条。茎基扁粗,叶挺,叶宽0.4—O.5厘米,叶色绿中带黄,苗高6寸左右,部分秧苗且已出现分蘖,插后发根力强,有利于早生快发等。措施上主要采用保温育苗,适当稀播,并加强苗床管理等。2.有效分蘖期:中心目的为促进有效分蘖及早发生。叶色上要求“上色快”,到7月5日左右有效分蘖停止期达到“一黑”。叶片要“甩开来”,累年平均单株宜1/3左右呈“三股叉’,状,一穴丛型呈“喇叭筒”状。在措施上,主要在细致整地,达到耕层深厚、肥沃、松软和平坦的基础上,采用双行式(4+7)×4寸插秧,一穴5—7苗,返青后浅灌一寸左右,早施和重施分蘖肥(称为前重),分蘖盛期看长相好坏酌情补肥一次(称为中补),并及时中耕、搔根和除草等。3.拔节到出穗期:中心目的为巩固有效分蘖,促进壮稈大穗。在长相要求上,叶色主要掌握“拔节黄”宜正常出现(浅绿到绿色),叶片表现“拉长叶”,孕穗中后期叶挺有弹性,呈“贴竿式”立起来生长(指13/0—15/0叶),茎稈粗壮,丛型如“大胡子”状(指一穴茎数多在15—20个)等。本期间在措施上,有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水稻单产不高的原因[编者按]兰士珍同志系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研究员,兰老从事水稻研究已有30多年,专门研究盐碱地水稻栽培的专家,现已退休居住北京,虽已高龄年迈,但对京郊水稻生产十分关心,经常随市水稻顾问团到京郊考察,在百忙之中,兰老特为《北京农...  相似文献   
10.
技术试验在北京西郊农场强石灰性土壤上进行,结果显示此项技术能培育出整齐,无病,发根力强且缓苗快的壮苗,比半旱育苗亩增产10-40kg,亩省水350m^3,并具有防病效果。技术的主要内容为;稀播喷水,软盘作隔层,结合药剂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