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2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不同药剂对水稻病害防治效果试验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不同药剂对水稻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试验药剂均对水稻安全,无药害发生。并且试验中30%爱苗乳油用量为20 g/667 m2时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最佳,防效为79.6%;1%申嗪霉素用量150 g/667 m2时对水稻褐变穗防效最好,防效为74.5%。但试验数据为1 a试验结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刘和平  刘丛江 《北方水稻》2010,40(2):36-36,39
采用对比的方法探讨钵体毯状硬盘育苗与普通子盘育苗对比效果。结果表明,钵体毯式育苗株数较常规苗增加23.1株/m2,平均粒数增加2.2粒/穗,平均实粒数增加3.8粒/穗,空瘪率提高2.0%,千粒重提高0.2 g,产量提高7.7%。  相似文献   
3.
硅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小区对比的方法研究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硅的处理株高明显高于不施硅处理,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低于施硅处理,各处理之间产量差异均不显著。随着施硅量的增加茎秆含硅量提高,子粒二氧化硅含量降低。成熟期每公顷水稻吸收二氧化硅的量1240.5~1254.0kg,平均1248kg/hm2;硅肥利用率为12.6%~17.9%,平均15.7%;生产100kg稻谷需要吸收二氧化硅13.2~13.8kg,平均13.5kg。硅肥施用量和产量之间相关系数R2=0.902P0.05(2,4)=0.878。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新型氮素调控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INM处理株高比FFP处理高,分蘖比FFP处理多,水稻鞘腐病和褐变粒均明显比FFP处理轻。INM处理穗大且整齐,剑叶大,倒伏明显比INM处理轻,水稻植株衰老过程慢,根系颜色新鲜,白根多,根系活力强,平方米有效穗、穗实粒数、穗瘪粒数、产量均比FFP处理高,穗长和千粒重接近。平方米有效穗多15.2个、穗实粒数多2.8个,公顷产量达到11679kg,增产16.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