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氮肥运筹对雨养条件下春玉米农艺性状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氮肥运筹对雨养条件下春玉米农艺性状的变化研究表明,适当加大氮肥吐丝期施用比例有利于增加生育后期单株叶面积和穗位以下叶片数,提高敏感节位的茎秆压碎强度,从而增加了光合面积,延缓了叶片衰老,延长了光合时间,提高了蜡熟期抗倒伏能力,有利于同化物的积累;氮肥运筹对株高影响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成型等离子体技术对玉米苗期叶片某些生理特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在农业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撑,利用成型的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处理玉米种子,对苗期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对玉米苗期叶片光合能力没有影响;处理提高了玉米苗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在2叶期、4叶期、6叶期和8叶期均高于CK,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CK;在2叶期和4叶期,等离子体处理的玉米苗期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稍低于CK,在6叶期和8叶期,NR活性分别比CK高26.81%和26.75%。等离子体处理提高了玉米氮代谢能力,且随生育进程的推进,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方式对超高产玉米叶片保护酶活性变化规律的影响,为玉米超高产模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超高产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在氮肥总量一定的条件下,按分配比例不同设6个处理:N1.底肥100%;N2.底肥80%,拔节期追施20%;N3.底肥80%,拔节期追施10%,吐丝期追施10%;N4.底肥60%,拔节期追施40%;N5.底肥60%,拔节期追施30%,吐丝期追施10%;N6.底肥60%,拔节期和吐丝期均追施20%,研究氮肥不同比例分期施用对玉米产量、叶片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叶绿素(Chl)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N6处理玉米产量最高,N2处理玉米产量最低,N6处理比N4、N1、N2处理分别增产7.3%,10.2%,11.1%。在灌浆期以前,各处理叶片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灌浆期以后,N6、N5处理叶片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N4、N1、N2处理。在吐丝期以前,各处理叶片保护酶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差异不显著,吐丝期以后N6、N5处理的叶片保护酶SOD、POD、CAT活性显著高于N4、N1、N2处理,而MDA含量则显著低于N4、N1、N2处理。【结论】氮肥不同比例分期追施使玉米叶片生育后期保护酶活性增强,延缓了玉米叶片的衰老速度,提高了产量。氮肥最佳施用模式为60%作底肥,拔节期和吐丝期均追施20%,玉米产量最高可达14 852.2 kg/hm2。  相似文献   
5.
对江苏常熟市李市的绿地景观进行调查,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江南水乡绿地景观特色为目标,分析绿化景观现状,剖析目前乡村绿地景观中存在的缺乏公共绿地和防护用地,庭院绿地管理粗放,自然景观退化,乡土风貌丧失等问题.提出加大对乡村绿地景观价值的宣传力度,重视乡村绿地景观的地方特色,健全乡村绿地景观的政策法规,加强乡村绿地景观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等乡村绿地保护与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6.
多倍体萱草的离体快繁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多倍体萱草的嫩叶、生长点、腋芽、花蕾、花瓣和花茎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以幼嫩的花蕾和花瓣为外植体最为适宜;以MS+6-BA 0.5 mg/L+NAA 0.2 mg/L+2,4-D 0.7 mg/L为最适诱导培养基,诱导分化率可达74%以上;以MS+6-BA 2.0 mg/L+NAA 0.2 mg/L为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可达5.8;以MS+6-BA 1.0 mg/L+NAA 0.2 mg/L+IBA 0.02 mg/L+马铃薯20 g/L为壮苗培养基。培养1~2周后转入MS+NAA0.04 mg/L的生根培养基中,其平均根长、根长势等最为理想,生根率达100%,且移栽后成活率高,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玉米育种团队以JM030为母本、JF019为父本杂交选育出中早熟玉米新品种吉科玉916;以JM006为母本、JF003为父本杂交选育出中熟玉米新品种吉科玉885,二者均于2023年通过吉林省玉米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吉审玉20230124和吉审玉20230130。综合对性状、病虫害鉴定及品质分析可知,二者具有高产、稳产、容重高、品质好、综合抗性较强、适宜机收等特性,分别适宜种于吉林省玉米中早熟区和中熟区。对吉科玉916和吉科玉885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栽培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加快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材料为‘翔玉998’,分别在松原和九台地区设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和秸秆不还田两个处理,研究玉米株高,穗位高、叶面积指数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松原和九台地区秸秆深翻还田下的株高及穗位高都大于秸秆不还田处理,但差异不显著。通过秸秆深翻还田处理下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峰值有明显提高,都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同时成熟期的干物质量均明显大于对照处理。两地区地上部物质运转与分配上表现趋势一致,都是茎、叶中干物质运转率较高,且对籽粒贡献率也较大,但九台地区的干物质转运量相比对照提高最大;对比产量数据,两地区在秸秆深翻还田方式下的玉米产量都高于对照。最终得出结论秸秆深翻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提升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对其株高和穗位高影响程度不明显。本研究为建立区域秸秆还田体系提供理论帮助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绿地景观建设研究进展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地景观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新农村绿地景观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该文通过对我国新农村绿地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新农村的绿地景观特征、绿地分类、绿地景观综合功能和绿化规划等4个方面,剖析了我国新农村绿地景观研究的主要内容、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未来的研究趋势和可持续发展策略与建议,以期为我国新农村绿地景观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酶活性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给吉林省玉米田最适秸秆还田方式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法,通过与传统耕作相比较,秸秆深翻还田和秸秆覆盖还田,研究在不同生育时期秸秆还田对土壤含水量、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及产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生长,秸秆深翻还田、秸秆覆盖还田、传统耕作在玉米生育期内土壤含水量和各土壤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一致;在玉米抽雄期,深翻还田和覆盖还田较传统耕作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33.57%、16.20%,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增加14.91%、9.29%,蔗糖酶活性分别升高32.20%、20.26%,脲酶活性分别增加10.53%、5.84%,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升高19.79%、8.59%;产量分别增加5.59%和2.39%。因此秸秆深翻还田更有利于提高土壤酶活性和产量,可作为吉林省秸秆还田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