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应用~(15)N示踪法,对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低芥酸品种“中油低芥三号”在不同播期下对氮肥的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常播期范围内,早播油菜比晚播油菜的氮吸收总量,吸收自肥料氮的百分率、氮肥利用率、氮肥生产效率、磷吸收量和磷生产效率都明显增加。因此生物产量、菜籽产量、产油量和含油率都显著提高。菜油中芥酸含量随播期推迟而稍有上升、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双低油菜中双5号不同施氮量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主序产量占单株产量的比例随氮肥用量增加而下降,分枝产量的比例则上升。(2)随施氮水平的提高,高效分枝群有下移的趋势。(3)氮肥对分枝角果数影响最大。(4)不同施氮水平的结角层结构、分枝的经济系数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油菜雄不育系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花蕾ABA含量显著高于相应可育系;GA含量显著低于相应可育系;RNA含量高于或低于相应可育系.在单胞期后,RNA与GA含量显著低于相应可育系。外源GA、ABA对不同的不育系影响不同。随着花蕾的发育,雄不育系游离脯氨酸逐渐降低,部分可育的不育系有一定积累,正常可育系则有大量积累;天门冬氨酸、苏氨酸、谷氨酸、丙氨酸降低;不育花蕾与可育花蕾的天门冬氨酸比值由低变高;不育花蕾与可育花蕾半胱氨酸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通过对甘蓝型油菜雄不育与可育花蕾的RNA、氨基酸含量研究表明:①雄不育花蕾RNA含量在花药减数分裂时,有高、有低,在单核期后,则显著低于相应的可育系,雄不育花蕾RNA亏缺是不育的结果;②雄不育花蕾游离脯氨酸随其发育降低,可育系则与之相反,脯氨酸缺乏是雄不育的结果;③雄不育花蕾丙氨酸含量高于相应可育系;④雄不育花蕾游离天门冬氨酸含量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低于相应可育系,在花粉三胞期则与之相反;④油菜花蕾游离天门冬氨酸、苏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含量随其发育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7.
双低油菜中双5呈不同施氮量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下,中双5号角果生长规律的呈“S”型曲线,遵循慢-快-慢的生长规律,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增长速度快慢和增长持续期长短两方面,分析表明三种处理主轴角果面积增长过程差异不显著,增长持续期对千粒重影响最大,其次为平均增重速度;分析施氮水平与叶面积,叶面积与角果皮面积,角果皮面积与产量的数量关系,前二者为线性关系,后者是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常利用大豆种子室内发芽检验,估计种子在田间确保密度的能力。标准法发芽检验常用来测定大豆种子生活力。在几乎理想的条件下,这种检验准确地估计了田间出苗(Egli等,1979)。但在气候寒冷、土壤潮湿等不利田间条件下,这种检验往往过高估计田间出苗率(Athow等,1974)。为更好地估计不利条件下的田间出苗特性,已设计了几种“生活力”检验方法。其中寒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应用~(15)N示踪法,研究了油菜秸秆作为有机肥施用的供氮特性及其产最效应。结果表明,油菜秸秆配合氮素化肥施用,能显著地提高秸秆的肥效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水稻酯酶同工酶谱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5种杂交稻及其亲本和10种常规稻之间的酯酶同工酶谱研究表明,5种杂交种子均具9A(Rf=0.618)特征带,10种常规稻绝大多数不具此带。杂交稻亲本表现较强的2A(Rf=0.643)和3A(Rf=0.543)酶带,萌发生长8~18天的汕优63稻苗具有活性较强而稳定的12A(Rf=0.543)酶带,萌发生长8~18天的汕优63稻苗具有活性较强而稳定的12A(Rf=0.31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