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皮石斛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综述了铁皮石斛的药理作用,并分析了以铁皮石斛为原料的保健食品的开发现状,以期为铁皮石斛相关产品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投茶量(6 g、8 g)、冲泡水温(70℃、85℃)和冲泡时间模式(15 s-20 s-25 s、20 s-25 s-30 s和25 s-30 s-35 s) 3个影响因素对盖碗冲泡滇红工夫茶茶汤滋味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茶汤滋味醇度和浓度变化无明显规律,投茶量8 g,茶汤滋味易显涩;采用投茶量6 g、水温85℃、冲泡时间模式20 s-25 s-30 s方式冲泡的滇红工夫茶滋味品质较优;滋味总评分>80分的5个滇红工夫茶样9泡茶汤的水浸出物总量为10.61%~11.90%。  相似文献   
3.
为开发利用新的非常规饲料资源,进行了丹参渣饲喂肥育猪试验。结果表明,饲喂含5%丹参渣日粮的肥育猪,平均日采食量与饲喂常规日粮的对照组相同,平均日增重仅比对照组降低2.15%,料重比高于对照组日粮的2.48%,说明在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丹参渣不会明显影响肥育猪的生产性能,较适合作为肥育猪饲料使用。  相似文献   
4.
以非极性柱Rxi-5Sil MS为第一维柱,中等极性柱Rtx-200为第二维柱,对普洱茶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结合飞行时间质谱普检索图库与全二维特有结构信息谱图,鉴定出相似度大于800、含量≥0.1%的物质90种,占总峰面积的66.306%。研究结果表明,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系统的高分离度、高峰容量和高灵敏度,以及全二维分离特有的结构谱图特征,非常适合于普洱茶粉中复杂挥发性组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采取高温(36℃)、薄摊(1和3 cm)、短时(4 h)发酵工艺,再配合清洗鲜叶、在发酵叶堆表洒水等操作,研究了适合清洁化、机械化流水线的滇红加工工艺对滇红茶感官品质及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高温、薄摊、短时发酵工艺制作的红茶,均具备滇红的感官及理化品质特征,其中以清洗鲜叶、摊叶厚度3 cm,且在发酵茶堆表洒水的处理感官品质较好;此外,发酵时摊叶厚度为3 cm且在发酵叶堆表洒水,可弥补清洗鲜叶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高茶叶水浸出物的含量,但需适当加深发酵程度,平衡发酵茶堆表洒水与茶汤苦涩味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分别对普洱茶进行不同程度的冲泡处理,将处理前的普洱茶样品和处理后的茶渣样品进行检测水浸出物、茶多酚和茶褐素指标;综合三项指标来看,日常饮用普洱茶冲泡10泡左右是较为科学的,11泡以后可通过延长冲泡时间来获取较多的内含物质;且通过冲泡,普洱茶中的主要内含成分茶褐素的获取率高于茶多酚。  相似文献   
7.
探索不同潮水量的相同等级毛茶原料木地板渥堆过程中含水率、堆温变化及其对熟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室温条件下渥堆34 d,潮水量45%的茶堆在渥堆结束阶段含水率、堆温偏高,容易造成熟茶的发酵程度偏重;潮水量40%的茶堆生产的熟茶其品质更接近传统熟茶;潮水量35%的茶堆生产的熟茶理化指标、生产收率较高,以其作为原料生产的熟茶具有成为深加工产品原料的潜质。  相似文献   
8.
丹参渣对肉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开发利用非常规饲料资源丹参渣,以肉羊为试验动物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丹参渣组肉羊的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相同,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增加了90.63%,料重比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47.51%。结论,丹参渣是一种优质粗饲料。  相似文献   
9.
采取高温(36℃)、薄摊(1和3 cm)、短时(4 h)发酵工艺,再配合清洗鲜叶、在发酵叶堆表洒水等操作,研究了适合清洁化、机械化流水线的滇红加工工艺对滇红茶感官品质及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高温、薄摊、短时发酵工艺制作的红茶,均具备滇红的感官及理化品质特征,其中以清洗鲜叶、摊叶厚度3 cm,且在发酵茶堆表洒水的处理感官品质较好;此外,发酵时摊叶厚度为3 cm 且在发酵叶堆表洒水,可弥补清洗鲜叶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高茶叶水浸出物的含量,但需适当加深发酵程度,平衡发酵茶堆表洒水与茶汤苦涩味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复合生态茶园的构建提供指导.[方法]在成龄生态茶园中分别选取在冬樱花、李树和木姜子树遮荫下的茶树,并与其相邻的未遮荫茶树作对照,对比年生长周期中不同树种遮荫对茶树叶片的光和、呼吸及净光和强度的影响.[结果]年生长周期中,在冬樱花、李树和木姜子树遮荫下的茶树叶片,其呼吸强度均极显著低于其对照茶树,净光合强度均极显著高于其对照茶树,而光合强度无明显规律;遮荫茶树叶片的净光和强度均是冬季高于春、夏、秋季.[结论]在保证茶树生理活动正常的前提下,降低无效的呼吸消耗,协调好光合、呼吸两大代谢的平衡,对茶树高产、优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