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65002(培矮64S/9311)是江苏省农科院与国家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选育的两系亚种间杂交组合.1998年在全国13个省(区)121个点试种,表现感温性强、高产、优质、耐肥抗倒、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1999年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在湖南全省23个点试种.湘西北永定区试点共试种6.8hm2,平均实收产量9345kg/hm2.  相似文献   
2.
卓儒洞  张玉烛  刘洋 《作物研究》2012,26(6):623-626
以品种P88S/1128为材料,设置地膜覆盖、稻草覆盖和液体膜覆盖3个处理,以裸地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覆盖方式对旱作水稻N、P、K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方式对旱作水稻N、P、K吸收特性有明显影响,稻草覆盖栽培有效提高了分蘖期植株对N素营养的吸收,为大群体的建立打下基础;成熟期茎秆和叶片中P素含量都降至最低,稻穗P素含量显著提高,其中以稻草覆盖处理最高,达3.70 g/kg,液膜覆盖处理次之,不覆膜最低;成熟期稻穗K素含量在成熟期降至最低,仅为2.40~3.08 g/kg,4种处理间差异不明显。从不同栽培模式比较来看,地膜、稻草、液膜覆盖处理对N、P、K营养元素的吸收量都显著高于不覆膜对照,表明覆盖栽培增强了旱植水稻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其中以地膜覆盖处理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黄美娥  卓儒洞  晏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851-16852
[目的]比较4种堇菜科植物中绿原酸的含量,为充分利用堇菜科植物资源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于325nm波长处测定4种堇菜科植物中绿原酸含量。[结果]绿原酸含量在0~0.024m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2.26%。4种堇菜科植物中绿原酸的含量分别为:辽宁堇菜19.40mg/g、毛堇菜17.09mg/g、紫花地丁14.09mg/g、深山堇菜10.95mg/g。[结论]4种堇菜科植物中辽宁堇菜绿原酸含量最高,达19.40mg/g。  相似文献   
4.
以本地表现最好的三系杂交稻Ⅱ优58和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为材料,比较研究了两组合后期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功能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剑叶在后期不同阶段光合速率的变化及后期干物质的转运与分配。结果表明:两系杂交稻后期虽具有叶绿素功能期较长和光合速率较稳定等优势,但在中肥条件下,仍表现库大源小,干物质转运欠畅,源库流关系欠协调,因而结实率较低,谷粒充实度较低,限制了其增产潜力的发挥。两系杂交稻的超高产栽培,必须以高产土壤为基础。  相似文献   
5.
选取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张家界村为研究对象,基于张家界村规划现状,从乡村生态保护视角探讨在不违背刚性约束条件下,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提出了张家界村"一心一轴四区"布局的规划策略,以实现张家界村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同发展,进而为其他同类型乡村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两系杂交稻培矮64S/E32头季稻与再生稻米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系杂交稻培矮64S/E32头季稻与再生稻米质比较表明,头季稻的加工品质优于再生稻,而再生稻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优于头季稻,蒸煮品质两者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7.
培两优特青秧苗群体生理及其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培两优特青每公顷秧田播种112.5~262.5kg,秧田最终生存总苗数和稻谷产量无明显差异。稻谷产量高低与秧龄长短呈显著负相关。高产的关键之一,是在定距匀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两系杂交稻的分蘖优势,培育适龄整齐的带蘖壮秧。  相似文献   
8.
两系杂交稻培矮64S/E32再生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关于两系杂交稻培矮 6 4S E32头季稻收割期和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影响的研究表明 ,头季稻最迟应在始穗后 30d收割 ,留桩高度以 2 0~ 35cm为宜。  相似文献   
9.
重点分析了张家界村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现状和政策要求,围绕景区依托型乡村发展的基本内涵,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等获取数据,并依此分析张家界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乡村在景区发展中的定位展开张家界村与景区互动机制的研究。在明确生态控制的前提下,探讨张家界村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寻求具有张家界村特色的发展模式,提出生态保护型、景区依托型乡村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