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解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FSC对小麦纹枯病、蚜虫的防治效果及推广用量,室内试验以辽春10号为材料,研究了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FSC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纹枯病的防效;田间试验以济麦22和中麦895为试验材料,探索了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FSC防治小麦纹枯病、蚜虫的推广剂量。结果发现,133~800g·100kg-1种子的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FSC对辽春10号发芽率、株高、根长及鲜重无明显影响;400~800g·100kg-1种子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FSC对辽春10号小麦纹枯病有较好防效。400~800g·100kg-1种子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FSC对中麦869纹枯病防效为66.4%~86.7%,明显高于对照药剂;对扬花末期蚜虫防效为95.8~97.3%,防效与对照药剂无明显差异;对济麦22纹枯病防效为55.8~62.7%,与对照药剂无明显差异;对扬花末期蚜虫防效为80.2~90.1%,与对照药剂无明显差异。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蚜虫和纹枯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推荐剂量为400~800g·100kg-1种子。  相似文献   
2.
新疆北疆马铃薯甲虫成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点滴法于2009和2010年监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疆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9个田间种群成虫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和噻虫啉的敏感性变化,发现其对吡虫啉和噻虫嗪的敏感性逐年降低。2009年监测的6个种群中有3个对啶虫脒和噻虫嗪低抗(抗性倍数5.0~10.0);2010年监测的6个种群全部对噻虫嗪产生了抗性,其中中抗(抗性倍数10.1~40.0)和低抗种群各3个。噻虫嗪与高效氯氟氰菊酯可能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3.
4.
世界各国(地区)的农业发展在工业化进程中大都表现出这样的规律性:工业化初期,由于工业的迅速扩张,人口增长迅速,劳动力职业转移加快,粮食问题是这一阶段的主要问题.因此,工业化对农业的发展提出了量的扩张的要求,同时,在工业化初期,由于人平收入水平低,收入增长也缓慢,人们的消费结构也无多大变化,消费需求对农业生产的要求也表现为对量的满足,基于此,在工业化初期,各国(地区)的农业发展大都表现为量的扩张,而农业生产结构无明显变化.如农业发展条件与江西相近的台湾省,1952——1962年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4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马铃薯、番茄、黄瓜保健增产效应,探索4种杀菌剂无病害压力下保健增产的有效起始剂量或饱和剂量存在范围及保健增产的幅度。[方法]供试药剂共4种,每种药剂设2个浓度。通过田间试验,调查了每个处理马铃薯、番茄及黄瓜的产量或优质率。[结果]烯肟菌胺、烯肟菌酯、唑菌酯与唑胺菌酯对马铃薯、番茄、黄瓜保健增产有效起始剂量应低于133 mg/L;对马铃薯、黄瓜保健增产的饱和剂量应低于666.7 mg/L。烯肟菌胺与唑菌酯使番茄保健增产的饱和剂量应低于667 mg/L。[结论]烯肟菌胺、烯肟菌酯、唑菌酯及唑胺菌酯3种杀菌剂对马铃薯、番茄及黄瓜均具有明显的保健增产效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