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文章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为例,重点分析了新时期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提高项目立项率和成果获得率、强化项目过程管理、鼓励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加强科研管理工作机制创新的举措和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菜用黄麻高效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闽南地区品种、肥量和密度对菜用黄麻嫩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密度对菜用黄麻嫩叶梢产量的影响最大,肥量的影响次之,品种的影响最小.经方差分析表明:密度和肥量对菜用黄麻嫩叶梢产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3.
科研项目管理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分析现阶段农业科研院所在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队伍素质亟待提升、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主要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对科研项目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并加强科研项目管理队伍建设;明确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具体职责;完善对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构建科研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强化科研档案意识等6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优化管理环境、提高管理效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2007~2008年,连续2 a对7个饲用苎麻新品系的生长动态、草产量及其饲用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参试品系再生能力均极强,年均刈青10次,单兜分蘖数随刈青次数增加而增加,年均单兜分蘖数最高的达28株;草产量主要集中在4~10月,年鲜草和粗蛋白产量均以1号饲用苎麻品系最高,分别达318.8 t/hm2和12.15 t/hm2,与其他品系差异达极显著,2号品系次之;7个参试品系在平均草层70 cm的粗蛋白含量达20 %以上的有5个,相对饲用价值均可达100 %以上;综合评价为1号和2号2个品系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5.
阐述福建省漳州西兰花产业的现状,分析了漳州西兰花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漳州西兰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在转化过程中,需要经过诸多环节,而任一环节出错,都会使转化结果出错偏差。该文分析了福建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艾草的活性成分及其提取方法、驱避蚊虫对象及方式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结合艾草驱避剂开发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艾草驱避功能的研究及其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两种刈青高度对饲用杂交甘蔗闽牧101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方面草层在200cm刈青时(B处理),年可刈青2-3次,年平均鲜草产量达154.61t/hm^2,干草产量达31.76t/hm^2,显著高于草层在120cm刈青时(A处理),每年刈3-4次,年平均产量达84.00t hm^2。A、B两处理的分蘖数随刈次的增加均逐渐增加,且B处理前两次的分蘖数高于A处理,冬春季节同一时间刈青的分蘖数,A处理显著高于B处理。叶茎比A、处理大于B处理,叶量较大。日生长量及干物质含量B处理均高于A处理。建议采用草层高度在200cm刈青,可显著提高产量,且切碎饲喂肉牛可提高阈牧101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期下,我国的农业科研管理愈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创新手段促进我国农业科研管理的发展是现在我国农业领域的主要课题。基于此,文章第一部分阐述了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形势;第二部分提出了农业科技发展的需求;第三部分分析了现如今农业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根据问题提出了规划农业科研管理流程、加强对农业项目的监管、加强交流及合作的建议,希望能为今后的农业科研管理创新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对6个牧草蔗新品系的生产性能和品质进行初步研究,经两年在两种土壤类型试验结果表明:牧草蔗新品系闽牧101和闽牧981在抗寒抗旱两方面表现优于印度象草(ck2),在发芽率、长势方面与闽牧42(ckl)和印度象草相当,年鲜草产量分别达187.5吨/公顷和174.3吨/公顷,年干草产量分别达33.8吨/公顷和31.4吨/公顷,粗蛋白产量分别达2.87吨/公顷和2.81吨/公顷,均高于两个对照,且年鲜草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田间蔗糖锤度分别达15.7%和20.3%,表现多汁,清甜,适13性好,有机物质消化率均在48.27—53.56%之间,冬季可立地保持青绿.综合评价牧草蔗闽牧101和闽牧981是较优禾本科刈割型牧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