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可供水量分析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依据。综合考虑了钦州市现有水利工程的开发现状,并从工程来水情况、供水能力和需水要求三个方面分析钦州市可供水量,构建了城市可供水量分析框架体系,重点分析中、小型蓄水工程与引、提水工程的可供水量简化计算方法。通过对钦州市2014、2020、2030年三个水平年4种来水频率下各分区的可供水量计算,得出P=50%来水频率下的可供水量分别为12.64、18.66、21.63亿m3。根据水资源公报校核结果可知,该成果较为合理。此分析成果可为钦州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东部地区春油菜养分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青海省春油菜的施肥、栽培及生产情况,弄清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需求,为青海省高产高效养分管理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洋  张荣  孙小凤  高旭升  吴丽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42-943,1059
介绍了青海省硒资源的发展现状,结合青海省硒资源的高原特色优势,探讨了青海省硒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为青海省硒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青海不同品种春油菜对硒的吸收、积累及分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青海省不同品种春油菜对硒的吸收、累积及分配规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青海省普遍种植的3种不同品种春油菜为材料,测定春油菜主要生育期各器官硒含量和生物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春油菜对硒的累积能力不同,依次为青杂2号>青杂5号>青油14号;各品种春油菜根、茎、叶、籽粒、角果壳硒含量均在角果期—成熟期(第120天)达到最大值;根、茎、角果壳、单株硒累积量在角果期—成熟期(第120天)达到最大值;春油菜吸收的硒主要分配于生殖器官(籽粒和角果壳),尤以角果壳中分配的最多。可见,青杂2号对硒的吸收能力较强,角果期-成熟期(第120天)是春油菜吸收硒的关键时期,吸收的硒主要分配于生殖器官。  相似文献   
5.
生长习性是影响花生种植密度的重要因子,与株型育种及产量高度相关。花生突变体A38来自匍匐型高油酸品种Sun Oleic97R的EMS诱变,其株型直立,且高抗花生晚斑病。本研究以该突变体A38与其野生型Sun Oleic97R杂交构建的F_1、F_2群体为材料,开展了A38的表型鉴定及其生长习性的遗传分析。与匍匐型的Sun Oleic 97R相比,突变体A38的生长习性为直立型,所有F_1植株表现半匍匐表型,F_2分离群体中直立、半匍匐和匍匐的分离比例比符合1∶2∶1。表明A38的直立突变表型受单隐性核基因控制,匍匐对直立为不完全显性。研究结果将为下一步控制花生生长习性基因的克隆、株型的分子设计育种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不同花生品种(系)苗期的抗旱性,本试验将聚乙二醇(PEG-6000)加入到MS0培养基模拟干旱胁迫,测定不同浓度PEG-6000胁迫条件下12个花生品种(系)离体主茎的生根特性,应用隶属函数法评价其苗期抗旱性。结果表明,45 g/L是评价花生品种(系)苗期抗旱性的适宜PEG-6000浓度。根据隶属函数值,花育16号的抗旱性最强,花育19号和H1816为中等抗旱品种(系),弱抗旱品种(系)为C70532、花育46、花育9812、NP13、H2833、丰花1号和花育45号,不抗旱品种(系)为花育53号和花育25号。  相似文献   
7.
春油菜干物质积累与硒的吸收、累积及分配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了探讨春油菜干物质积累与硒的吸收、累积及分配特性,采用田间小区实验,测定不同生育期春油菜不同器官的干物质量和硒含量。结果表明,春油菜干物质量在收获期急剧增长并达最大值,为48765.20 kg/hm2。不同器官干物质量和干物质比重变化不同,根、茎干物质量呈上升趋势,在收获期达最大值分别为3082.20 kg/hm2、15138.93 kg/hm2,但其比重呈下降趋势;叶干物质量及比重变化均呈下降趋势;籽粒和角果壳干物质量及比重变化均呈上升趋势,在收获期达最大值,分别为14922.60 kg/hm2、15621.47 kg/hm2。春油菜根、茎、叶、籽粒、角果壳硒含量均在角果期达到峰值,分别为0.16 mg/kg、0.26 mg/kg、0.60 mg/kg、0.21 mg/kg、0.34 mg/kg。春油菜硒累积量在收获期达最大值,为6.94 g/hm2,根、茎、叶、籽粒、角果壳硒累积量达最大值的时期分别为角果期、角果期、苗期、收获期、收获期,大小分别为0.24 g/hm2、1.45 g/hm2、0.32 g/hm2、1.66 g/hm2、3.84 g/hm2。收获期,春油菜不同器官硒含量及累积量大小为:角果壳>籽粒>茎>根。硒在不同生育期分配中心也不同,生长前期以营养器官为中心,生长后期以角果壳为中心。研究表明,春油菜干物质量、硒含量及累积量均在生长后期急剧上升。因此,在春油菜生长后期应注意硒素的合理施用。  相似文献   
8.
采取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喷硒对不同品种春油菜硒含量、生物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春油菜的硒含量、生物量和产量均有一定的影响,不喷晒处理青杂2号硒含量最高,3 g/hm2硒处理青杂5号硒含量最高,喷硒对青杂5号硒含量影响最大;生物量、产量最高的春油菜品种为青杂2号.综合各项生理指标,聚硒效果最佳的春油菜品种为青杂2号.春油菜籽粒和角果壳对硒的聚集能力明显高于其他器官,且试验区的春油菜达到富硒标准.  相似文献   
9.
结合地质调查报告,通过典型样地调查及取样,对不同区域土壤、农作物含硒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乐都县瞿昙镇、平安县小峡镇及平安县三合镇部分村镇土壤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其中乐都县瞿昙镇洪庄村土壤硒含量最高,为0.724 mg/kg;乐都县瞿昙镇、碾伯镇、峰堆乡、雨润镇、高店镇部分村镇土壤硒含量达到足硒标准;平安县洪水泉乡、小峡镇、三合镇部分村镇土壤硒含量达到足硒标准,其中平安县三合镇西村土壤硒含量最高,为0.449 mg/kg;土壤含硒量最高的土壤类型为红土,土壤含硒量最高的土壤质地为壤土;部分村镇大蒜、娃娃菜、甘蓝、春小麦、青稞达到富硒标准;部分村镇马铃薯、玉米、马铃薯、胡萝卜、小麦、燕麦、油菜籽达到足硒标准;项目区接近60%的人群毛发硒含量处于足硒或富硒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变青海省东部农业区长期以来不合理的施肥习惯,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最佳产量。通过调查研究,了解青海省主要农作物马铃薯的施肥、栽培及生产情况,明确提高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因素,为青海省高产高效养分管理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