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立了绿衣枳实生长量与时间的logistic模型和横径与单果重的动态分形模型,用以精确描述绿衣枳实生长过程和横径、平均单果重之间的动态分形关系,并能通过此模型预测采摘日期.结合日期与药效成分含量的关系间接地判断其质量优劣,从生产栽培和商品药材流通方面对绿衣枳实的质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
用RP-HPLC法获得不同绿衣枳实生药的HPLC色谱图,并确定其共有峰,用夹角余弦、相关系数、欧氏距离等不同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建立福建绿衣枳实生药以33个共有峰为指纹特征信息的对照指纹图谱和质量鉴定分析方法。该方法准确可靠、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评价不同绿衣枳实生药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3.
以凤豆14号、苏03021、启豆2号等12个秋播蚕豆品种为参试材料,考察了生育期、株高、荚长、单株夹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等7个主要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通径分析建立了单株产量(Y)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7个农艺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其中单株荚数与单株产量之间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而生育期与单株产量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单株荚数〉荚长〉株高〉生育期〉百粒重〉单株粒数;单株产量(Y)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8.423+1.281X4+1.757X3;单株荚数(X4)、荚长(X3)被保留在最优方程中。  相似文献   
4.
秋播蚕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凤豆14号、苏03021、启豆2号等12个秋播蚕豆品种为参试材料,考察了生育期、株高、荚长、单株夹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单株产量等7个主要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通径分析建立了单株产量(Y)的线性回归方程。结果表明,7个农艺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其中单株荚数与单株产量之间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而生育期与单株产量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单株荚数荚长株高生育期百粒重单株粒数;单株产量(Y)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8.423+1.281X4+1.757X3;单株荚数(X4)、荚长(X3)被保留在最优方程中。  相似文献   
5.
正交试验法测定锥栗总黄酮含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摘要: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法,建立锥栗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技术。样品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分光光度法检测,检测波长为209nm。结果表明:加样回收率为94.3%,RSD为0.61%( =6)。该试验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可用于锥栗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秋播蚕豆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对蚕豆多品种、多性状等多指标体系进行科学的评价,对12个秋播品种的8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除生育期变异系数较小外,其余均较大;各农艺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提取的3个主成分能够解释所有性状信息的86.318%,第1主成分为产量相关因子,贡献率为56.187%,第2主成分为生育期因子,贡献率为19.156%,第3主成分为荚长与株高因子,贡献率为10.975%。综合表现较好的3个品种分别是‘织金小青皮’、‘监利小蚕豆’和‘成胡18号’,研究为蚕豆多品种综合评价及品种筛选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碳氮含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杨梅芽和叶片为试材,研究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碳氮含量和碳氮比的变化。结果表明: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全碳和全氮含量先降后升,碳氮比则先升后降。花芽生理分化开始时碳氮比值增大,可以促进杨梅花芽分化。生理分化开始时全碳含量降低的幅度可以作为判断花芽分化率大小的一个指标,降低幅度大的花芽分化率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建立锥栗果实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采用正交实验法,用乙醇浸提法提取,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509nm处测定锥栗果实总黄酮含量;【结果】锥栗果实在50%乙醇、固液比1:4、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6h条件下提取出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平均值为0.0727%,加样回收率为94.3%,RSD为0.61%(n=6);【结论】该试验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可用于锥栗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杨梅芽和叶片为试材,研究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花芽生理分化开始前可溶性糖含量与花芽分化率的相关系数较大;淀粉含量的高低可能不是成花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杨梅(Myrica rubra)的芽和叶片为材料,研究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P和K含量呈不断降低趋势,而Ca和Mn则与之相反,呈持续升高趋势,Cu、B、Fe和Zn含量在生理分化盛期前降低,盛期后升高,而Mg和N则是在生理分化盛期前呈升高趋势,此后降低.在生产上,可根据杨梅树势在花芽生理分化前叶片适当喷施一定量的B、Fe和P肥,以促进其花芽生理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