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推动黄河流域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加深对农业投入产出的认识,改善农业资源约束日益紧张、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问题,并提出优化设计的发展思路和对策。【方法】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陕西大荔县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然后采用能值分析(EMA)法并构建指标体系,定义和计算若干个基于能值流的指数,表征和度量2014、2019年农业生态系统的运行特征以及发展可持续性,定量分析评价农业生态系统各类投入及产出能值,确定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结果】大荔县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年2019年与基期年2014年相比,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自给率由18%降为13%、净能值产出率由2.10降为1.27、可持续发展指数由0.90降为0.35,能值投资率由4.51升至6.71、环境负载率由2.33升至3.61、能值密度由1.93×1012 sej/m2升至2.69×1012 sej/m2、人均能值用量由1.03×1016 sej/人升至1.41×1016 sej/人。与2014年相比,20...  相似文献   
2.
利用国家有关部门对全国棉花良种种植情况的调查数据,应用品种遗传改良对产量贡献作用的分析模型,计算了我国四大棉区五个省棉花品种遗传改良,化肥投入和栽培管理等其他措施在产量提高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我国棉共典型省份棉花品种遗传对产量的贡献作用在16%-36%。与化肥投入贡献作用率中值的40%和管理等的34%相比是最低的。  相似文献   
3.
以江西省102个县(区)为基本研究单元,围绕要素配置、公共服务、收入均衡3个方面构建城乡融合指标评价体系,采用调查问卷获取指标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研究江西省各县(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及其空间格局特征。从评价的总体水平来看:江西省各县(区)整体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较低,呈现出北高南低的格局;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高-高区和低-低区在空间上集聚明显,显著高-高区主要集中在南昌市中心城区附近,显著低-低区主要分布在赣州市、吉安市和九江市。从评价结果的效果来看:构建的指标体系和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和准确地反映江西省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水平及存在的主要短板和优势,相关结果可以为城乡融合发展突破短板、难点和瓶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自2001年全国农业科技大会上将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列为一项重大科技行动,并正式纳入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基本完成建设期而进入转型阶段,园区发展动力由资源驱动转型为创新驱动。从园区整体布局来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城两区百园"大格局初显。转型期的两个问题"一城两区百园"协同创新结盟,是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模式的重要探索,有助于促进全国不同园区之间政策联  相似文献   
5.
二熟耕作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点区域,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3.2%。1985年以来该区粮食生产形势及生产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黄淮与江淮地区粮食总产量分别增长47.63%和61.67%,四川与西南地区粮食总产量增长43.76%和10.32%。二熟耕作区未来粮食增长的重点应放在黄淮与江淮地区,其技术对策为主攻高产田,大力抓好中低产田改造;选用优良品种,提高水肥利用效率,以提高综合效益,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6.
齐穗30d温度对稻米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8个水稻品种多年、多点、多播期和人工气候箱模拟试验表明:齐穗后30天是稻米品质形成的主要时段。其米质与最张米质相比,变化幅度不超过10%;齐一30天不仅基本决定了综合米质的形成,而且对某些权重较大的单一性状(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率)的形成亦然。  相似文献   
7.
通过8个水稻品种多年、多点、多播期和人工气候箱模拟试验表明:齐穗后30d是稻米品质形成的主要时段。其米质与最终米质相比,变化幅度不超过10%;齐穗后30d不仅基本决定了综合米质的形成,而且对某些权重较大的单一性状(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垩白米率)的形成亦然  相似文献   
8.
9.
笔者结合中国当前实际状况,分析了国内外农业生产及产量预报系统的现状,提出了建立以县域为基本单位的农作物生产监测规范及产量预测预报系统的建议,确立监测内容及其相应的技术规范,准确、迅速、全面地收集农作物生产过程数据,建立信息系统与预警系统耦合技术,实现数据库管理和计算机系统预报的有机结合,为建立中国粮食安全与早期预警系统平台提供打下坚实的理论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基于部分预算法的玉米大田变量施肥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明确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促进精准农业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该研究基于田间50 m×50 m土壤碱解氮测定数据,采用目标产量模型,设计了变量施氮处方进行变量施氮试验,以相邻地块常规均一施肥区为对照.采用部分预算法评价从均一施肥措施改变为变量施肥措施后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变量施肥比常规统一施肥显著减少了19.4%的氮肥用量,产量增加了1.8%;从常规统一施肥改变为变量施肥后净收益增加了383.23元/hm2,增加投资部分的投资收益率为753%,远大于可接受的最低年收益率105%.综上,在规模农场采用变量施肥相关变量施肥装备和软件进行变量施肥管理可以减少氮肥施用量,增加作物产量,从而提高农场种植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制定变量施肥机的购置补贴政策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变量施肥技术在大规模农场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