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总结40多年来茶业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茶业经济效益下降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探讨了发展茶业中质量与数量、成本与价格、内销与外销以及关于经济效益的期望目标等问题;提出实现战略目标的主要措施是:(1)以低改为中心,提高茶园效益;(2)以推广机采为突破口,努力降低生产成本;(3)完善经营体制,增强茶业后劲;(4)筹建茶叶市场,理顺流通体制。  相似文献   
2.
吴茂棋  庞英华 《茶叶》2000,26(Z1):330-331
文章阐述了径山茶业管理协会成立三年来,在径山茶行业管理方面的探索性实践,其中重点内容是:统一品牌;统一由协会实施行业化管理;制订统一的系列标准;与成员企业签订合同强化标准的实施;建立以企业自律、协会管理、行政监督、镇乡管理与协助为基础的监督管理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鸠坑群体种为对照,用感官审评与生化呈味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乌牛早、浙农139、龙井长叶、茂绿、白茶等5只无性系茶树良种所制径山茶的品质特征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品质排序前三位的均为无性系茶树良种,依次为浙农139、茂绿、龙井长叶,说明科学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仍是提升径山茶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准化不仅是市场准入继而取信市场的必备条件,而且也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然而,名茶生产千家万户,怎样通过有效管理才能将标准化落到实处,这已是当前茶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径山茶业管理协会成立两年来,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性实践,现作简略介绍。 一、径山名茶简介 径山茶是著名的历史名茶,据余杭县旧志记载,该茶在唐朝天宝元年,为径山开山祖师法钦和尚亲手所植,至今已有1250多年的历史。茶圣陆羽曾对该茶产地余杭径山作过专门考察,并在那里从事过世界上第1部茶叶专著《茶经》的创作。…  相似文献   
5.
吴步畅  吴茂棋 《茶叶》2009,35(3):180-181,193
本文系统阐述了余杭径山茶依托“径山茶’’证明商标,实施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监管体系的成功经验,并认为这一经验值得推广。其中特别是:以行业协会为主体注册证明商标的经验;通过注册证明商标使行业协会获得法定管理职能的经验;把统一包装作为证明商标管理“牛鼻子”的经验;用“双商标”调动企业自律自觉性的经验;证明商标使用人(企业)必须具备独立承担社会责任的法人资格的经验等等。  相似文献   
6.
据《宋史》等相关史料研究,宋代末茶的主流是水磨茶,即利用水力驱动磨盘磨出来的末茶,而茶臼、茶碾、茶磨等小玩意儿只不过是上流社会的茶道工具而已.宋代水磨茶曾一度被朝廷所垄断,规模很大,并制订有专门的水磨茶法,设置有专门主管水磨茶事务的提举京城茶场所.宋代名画《闸口盘车图》应该就是当时官营水磨茶场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