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果园生草制栽培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园生草制栽培雏议吴赞育(漳州市农在校363000)果园土壤耕作管理,国内外有清耕法、间套法、覆盖法、生草法及免耕法等制度.不同的耕作制度对土壤肥力、生态环境、果品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但以生态经济观点来看,生草法结合覆盖,其效果较其它耕作法好.一.我...  相似文献   
2.
谈胶园土圵熟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省有风、寒为害的闽东南南亚热带地区种植热作橡胶成功;目前已植胶十二万六千多亩,今年干胶产量达四百五十吨以上,已为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日益增多的重要物质,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但是,由于过去受极左路线的影响,生产责任制不落实,许多胶园周围的森林及防护林遭到乱砍滥伐;梯田多年失修,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在土壤管理上只注意中耕除草,忽视了改土培肥与复盖.目前有不少胶园存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土层日益沙化与变薄以及土壤肥力日益衰退的趋势.这对胶树正常生长,产胶及抗寒越冬十分不利.如省热作所东风作业区压青试验地1964年开垦时植被为茂密的灌丛禾草,0—15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94—3.93%,全氮量0 .16%,全磷量0.079%,速效磷4.35P·P·m,效速钾180.6P·P·m;15—30厘米土壤有机质达1.98—2.39%.但植后十几年来,土壤肥力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明显下降.1979年9月在该片试验地台面距胶树100厘米处采样分析的结果:0—2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为1.84%,全氮量0.079%,速效磷1.15  相似文献   
3.
国外农业发展的动向和思考吴赞育,洪森辉(漳州农校363000)研究国外农业发展的动向,学习与借鉴其成功的经验,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从实际出发,认真思考与探索发展我国、我省高优农业发展的模式和途径是十分必要的,当前,世界农业发展趋势有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这一试验分别在温室及田间进行.温室中的试验是利用称重的内径30cm、深76cm的混凝土容器作为渗漏计(器),内装从成龄胶园采集来的合金系的土壤(马来西亚土系)定植切杆后一个半月的RRIM600号芽接桩,进行13个月的试验.试验处理是分别控制土壤水分在0.1、0.3及1巴的吸力水平,各施用三种类型的肥料:即直接混合肥、天然胶膜肥及工厂生产的长效肥料(Osmocote),N:P:K有效成分比为18:19:13,用量又分为最适量与半最适量二个水平.渗漏计中的土壤平均田间持水量为34%(干土重%);土壤水分吸力维持0.1巴(译者注:1巴大致相当于一个大气压)水平的平均土壤含水量为32.5%,0.3巴的平均土壤含水量为26.5%,1巴的平均土壤含水量为23.2%.每星期称重一  相似文献   
5.
保护农业资源,恢复与保持农业生态平衡,是我国一项国策,是提高农、林、牧、付、渔整体生产力的前提,是实现“生物技术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立足点.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也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合理利用土壤,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是科学种田的标志,也是科学水平不断提高的反映.许多国家早已成立专门机构或制定相应的法律,保护土壤资源.那种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破坏土壤资源,降低土壤肥力的现象,更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所不能允许的.因此,保护和改良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土壤,是顺利发展各种植业的重要基础和共同任务.要建立高产、稳产的农田、园林,首先就必须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十年中,香蕉的商品生产已经历了一些重大的变化.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人们对种植密度、病虫防治、排水灌溉、铲除杂草以及选育良种等香蕉生产技术问题,正在不断地进行研究与改革.目前栽培的香蕉品种,一般认为与两个野生的双倍体种——Musa acuminata和Musabalbisiana有关.已经知道这两个种在野外自然杂交与授转,导致产生现在可食用的三倍体香蕉.  相似文献   
7.
我国热带砖红壤及南亚热带赤红壤(砖红壤性红壤)的面积,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5%左右.我省南亚热带赤红壤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1.6%左右.它是发展农、林、牧生产的重要基地,又是发展需要热量较高的橡胶、剑府及水果等热带南亚热带作物的宝地.我们在土壤普查的基础上,探讨其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对充分发挥南亚热带地区自然优势,促进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