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棉花苗期沙培盆栽条件下,以棉株生物量、吸钾量、钾利用指数及地上部干物质质量4项指标对38份棉花材料进行了耐低钾材料的评价与筛选。结果表明,各材料耐低钾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其中D5、D13、D37材料在低钾胁迫下表现干物质积累多、吸钾量高及钾利用指数高等特点,这3个材料在低钾环境下仍能很好地生长发育,属于耐低钾型材料;而D7、D16、D28、D35、D38等材料则表现恰恰相反,4指标综合表现较差,表明这些材料对土壤缺钾比较敏感,属于低钾敏感型材料。筛选出的耐低钾型材料将作为棉花耐低钾遗传改良的种质资源,也为开展棉花钾营养高效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和数据。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十一五"期间江西省棉花生产的情况,指出了在棉花生产中存在的机械化程度低、病虫害发生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劳动力不足、生产规模小、农技服务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江西省发展棉花生产的思路和目标,并提出了加强政策支持、有步骤地推进植棉机械化、加强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健全农技服务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间套作、提高棉花产业化水平、加快棉花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推进土地的合理流转、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等发展对策与建议,以促进江西省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介绍江西省九江县棉花生产现状及合作社的发展情况,指出九江县发展棉花专业合作社中存在政府宣传力度不足、农民认识度不高、政策扶持难到位、专业人才缺乏和经营管理水平低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增加项目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合作社的宣传与示范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健全合作社运行机制、加强合作社成员培训与管理等促进九江县棉花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续上期) 114 三天一果枝,五天一果节;想要多结桃,大暑叶挨叶. 115 蕾(现蕾)见花(开花)二十八(天);花(开花)见花(吐絮)四十八(天);苗(出苗)至花(吐絮)一二八(128天). 116 白露(开)花,早归家;寒露花,难归家.  相似文献   
5.
由于棉铃虫已对有机磷等常规农药产生严重抗药性 ,而新型昆虫蜕皮激素类农药效果虽然较好 ,但由于其作用缓慢 ,为了克服该类农药的缺点 ,将其与触杀效果快速的农药进行复配 ,于 2 0 0 3年进行了氟铃辛乳油防治棉铃虫药效试验。1 试验材料1 1 作物品种试验棉花品种为赣棉 11号 (非抗虫棉花 ) ,防治对象是四代棉铃虫 ,虫龄在 2~ 5龄 ,以 3龄为主。1 2 环境条件试验在江西棉花所科研基地进行 ,试验地土壤类型为湖积潮土 ,肥力均匀 ,棉花长势一致 ,栽培条件相同 ,为保证有足够虫源 ,试验前 3周未进行任何防治。施药当日天气晴热 ,日最低气温…  相似文献   
6.
通过无土育苗和营养钵育苗移栽试验比较,可以看出,同期同密度移栽的营养钵育苗明显强于无土育苗,同密度无土育苗第1批移栽明显强于第2批移栽,而同期移栽的不同密度无土育苗之间,在适当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和效益有递增的趋势.建议江西省无土育苗移栽期应在5月10日前,移栽密度以2.7万株/hm2~3.0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7.
2005年4-12月在江西省九江县茶岭村对丘陵棉田免深耕优化耕作模式再次布点示范.一年来从棉花生育的各个阶段(苗蕾期、花龄期、吐絮期)进行了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分析,结合2004年在瑞昌市武蛟乡丘陵旱地布点示范的成功经验。基本摸索出丘陵旱地棉田节本省工高产高效的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赣北棉区棉花生产情况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赣北棉区几个植棉大县2005年棉花生产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找出了棉花生产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措施和对策,希望规范棉花市场,确保棉农利益不受损害,实现棉农与用棉企业双赢,促使江西省棉花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丘陵旱地棉田免深耕优化耕作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4年5-12月在江西瑞昌丘陵旱地布点示范棉田免深耕优化耕作模式.一年来从棉花生育的各个阶段(苗蕾期、花铃期、吐絮期)进行了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分析.初步探索出丘陵旱地棉田节本省工高产高效的耕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全国棉花合理密植技术联合试验江西点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2010年连续3年设12 000、21 000、30 000、39 000、48 000、57 000株/hm26个处理,在赣北中等肥力沙壤土上,进行合理密植技术及机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处理对棉花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棉株叶面积、单株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冠层内温度与湿度、群体光透射率、成铃分布、纤维品质以及产量与经济效益等方面均有差异变化;根据试验结果和结合生产实践认为环鄱阳湖棉区中等肥力沙壤土湘杂棉8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为30 000~39 000株/hm2,实际种植密度可根据上述密度按照品种株型松散宜稀、紧凑宜密和肥力好宜稀、肥力差宜密的原则适当增减,以获得最佳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