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豇豆生产面积的不断扩大,为应对主栽蔬菜品种上市集中,收购商压价收购,种植茬口衔接不紧,栽培效益不断走低,菜农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等问题,对广西主产区豇豆、辣椒和南瓜周年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总结,形成1套广西北部湾地区豇豆、辣椒和南瓜周年栽培技术。通过轮作蔬菜生产茬口调整、早春拱棚育苗栽培等技术措施,安排合理上下茬作物品种,提早了春种豇豆上市时间,保障了早春豇豆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还促进了夏辣椒和秋南瓜的增产增收。采用豇豆-辣椒-南瓜轮作栽培模式的产值比豇豆-水稻常规轮作模式每667 m2提高9090~12800元,经济效益增加明显,为探索广西豇豆主产区的蔬菜轮作栽培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生态农业的普及发展,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充分利用当地冬季温、光、水资源优势,应用“猪-沼-菜-稻-稻”模式,大面积发展冬种大肉包心芥菜。通过规范化的栽培管理,一般每667m2大肉包心芥菜产量2500-3500kg,经腌制加工成酸菜后,畅销广东、海南、福建等地,产值3000-4200  相似文献   
3.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各地农贸批发市场实行市场准入制,无公害瓜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红皮粉南瓜作为1种时兴的高档瓜菜,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价值,很受消费者青睐。它病虫害少,外观美丽,品质优,风味独特,商品性好,早春3~4月份产地收购价2~4元/kg,667m^2产值3500~6000元。现将有关无公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合浦县利用小拱棚覆膜、水旱轮作等方式,利用1月中下旬的寒冷时期来种植喜温耐热的豇豆,取得成功。其关键技术是选用有灌溉条件的水稻田深翻,施入暖性农家肥,选择安全期播种,搭建小拱棚,培育壮苗,注意前中期的肥水管理。  相似文献   
5.
合浦县地处美丽的北部湾畔,是广西第一个经产地认定的无公害油料生产基地,常年种植花生1万hm^2以上。近年来,无公害花生高产栽培作为我县农作物主推技术之一,花生生产通过规范化的栽培管理,有效地促进了花生大面积持续丰产、稳产,每667m^2产量达到270kg左右,高产田块达到450kg以上。现将有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态农业在广西的普及发展,广西各地已全面推广应用"猪—沼—菜"等模式种植无公害瓜菜。种植南瓜病虫害少,除食用优质南瓜外,南瓜苗现已作为一种时兴的蔬菜,近年来已成为广西、广东及一些地方菜市场上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南瓜苗的嫩梢、嫩茎节、嫩叶片和嫩叶柄,以及嫩花茎、花苞均可食用,并有相当好的营养和保健效果。现将食苗南瓜的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导读:为了规范豇豆早春小拱棚相应栽培技术,建立与产地实际相适应的技术标准,提升生产标准化水平,提高栽培管理方法,保护生态环境,以获取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编制了《豇豆早春小拱棚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并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专家评审。本规程规定了豇豆早春小拱棚的产地环境、整地、播种、搭棚、棚内管理、拆棚、拆棚后管理,适用于桂南地区豇豆早春小拱棚栽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评价豇豆品种的农艺性状,为筛选适宜广西南宁市及其周边地区栽培的豇豆品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广西南宁市苏圩镇开展6个长豇豆品种比较试验,测定各品种的双英率、丰产性、英纵径、单荚重和抗病性等13个农艺性状,并应用相关、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豇豆的单株分枝数是影响单荚粒数...  相似文献   
9.
根据沼肥对土壤结构具有疏松作用和增加通透性等特性,运用定向结薯技术,人为地引导淮山定向生长,改变淮山块茎向地下垂直生长伸长的特性,大幅度地提高淮山单产,且块茎匀称,商品率高,较传统深沟栽培方法明显减轻劳动强度,并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大肉新一号苦瓜是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新育成的苦瓜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雌性系强,特早熟,口感好,商品性好,丰产稳产,综合农艺性状突出,早期产量和总产量高等特点。植株生长势强,坐瓜多,连续结瓜能力强;商品瓜圆棒形,皮油绿色,大直瘤,瓜长25~30厘米,横径约8.0厘米,瓜肉厚1.2厘米,单瓜重400~500克,亩产3000~4000千克。在同一地区的同等栽培条件下,早春其他苦瓜品种未能收获时,大肉新一号苦瓜已经进入正常采收期,此时鲜瓜价格可比正常价格高80%~150%,利润空间比较大。该品种自2005年开始示范推广,至2008年底,在广西北部湾地区示范推广面积达1.6万亩,深受种植者和消费者喜爱。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