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是有关三只钟的小故事,看后让人有所启迪.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3200万次以后,恐怕便吃不消了."  相似文献   
2.
在各垦区农牧团场,地膜棉播种的一般程序是赤地灌水、春灌犁地、整地、化除、铺膜播种。2007年农一师三团29连的部分耕地打破常规程序,采取赤地春翻、整地、化除、铺膜播种、滴灌滴水的新方式———干播湿出,并获得了成功。“新地膜棉播种方式每公顷可节约生产用水2550m3,减工节本60多元,而且防春季风灾、沙害的效果明显。采取干播湿出的条田苗齐、苗匀、苗壮,出苗率在98%以上。这是今后本团努力提高耕作技术的一个主攻方向。”三团副团长盛明东在该团第一次田间管理大检查时说。据了解,选择干播湿出的耕地,盐碱含量要低于3‰,播种后要立即…  相似文献   
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三团十一连种植的16.5hm2水稻,经测产公顷产量达15.95吨(亩产1.06吨),创造了该团农作物大面积高产的纪录.这个农区是多年的老棉区,1996年以来,产量下滑,棉花枯、黄萎病严重.1999年,每公顷子棉只有2700 kg,为改变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经营状况,2001年全部改种为水稻(阿稻7号).三团还总结出了一条种植经验,即"先棉后稻,再稻后棉",从2002年起,每年改种1300多公顷,3年全部改种完毕,力争在"十五"初期全团实现无病条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