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洛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体质量为(8.06±0.95) g]为研究对象,以鱼粉和发酵豆粕为主要蛋白源,糊精与面粉为糖源,玉米油、鱼油为脂肪源,纤维素为填充物,配制成5种等氮(粗蛋白含量为380.0 g/kg)、等能(总能为15.2 MJ/kg)的半精制饲料,其中发酵豆粕替代鱼粉的比例分别为0,16.5%,33.0%,49.5%,66.0%。进行8周的饲养试验后,利用生化分析仪测定洛氏鱥血清主要生化指标,采用福林酚试剂法测定洛氏鱥肝胰脏及肠道的蛋白酶活力,采用试剂盒测定洛氏鱥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结果表明: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比例为49.5%和66.0%时,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替代比例为66.0%时,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低于与对照组(P0.05);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比例为49.5%和66.0%时,洛氏鱥中后肠蛋白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洛氏鱥配合饲料中,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比例49.5%时,对其血清生化指标、蛋白酶活力及蛋白质代谢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我国柑桔主产区先后3次发生了全国性柑桔异常落花落果,进入新世纪以来又发生过多次,每次都使柑桔严重减产,因此开展对柑桔异常落花落果研究十分重要。该文总结异常落花落果的特性,分析异常落花落果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杂交早稻新组合T优898春制高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制种实践,介绍了T优898亲本的特征特性和春制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4.
脂肪酸是鱼类至关重要的营养物质,为鱼类的生长、发育、繁殖及生存等各项活动提供能量,并协助脂溶性维生素在机体内进行运输和吸收。鱼类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主要包括n-6系列的亚油酸(C18∶2n-6)、花生四烯酸(C20∶4n-6)和γ-亚麻酸(C18∶3n-6)以及n-3系列的α-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五烯酸(C20∶5n-3)、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阐述了饲料中必需脂肪酸对鱼类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脂肪酸组成、抗氧化能力及脂肪酸代谢酶活性等方面的影响,旨在为研究鱼类营养需求提供基础资料,为合理优化鱼类饲料配方及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特早熟、优质、高产杂交早稻新组合金优706是湖南隆平高科农平种业有限公司用金23A与自选恢复系R706配组而成,2005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号为赣审稻2005079.该组合全生育期107d,比浙733早1.6d,一般单产6.75t/hm2,株叶型适中,叶色浓绿,长势繁茂,分蘖力强,穗大粒多,后期落色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碳水化合物对洛氏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生长、饲料利用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方法】选取洛氏鱥幼鱼((7.64±0.04)g/尾)为研究对象,配制5种等氮(360.0g/kg)、等脂肪(60.0g/kg)及碳水化合物水平分别为0.0%(对照组),10.0%,16.0%,22.0%和28.0%的试验饲料,在控温单循环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后测算洛氏鱥生长性能指标,并采用国际标准方法测定洛氏鱥肌肉主要营养成分,采用试剂盒测定洛氏鱥肝胰脏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溶菌酶(LZM)的活性。【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洛氏鱥终末体质量、体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均随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以16.0%碳水化合物水平组最高,其洛氏鱥的终末体质量、体质量增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用折线回归模型拟合得出,当体质量增加率达到最大时,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最适水平为15.84%;当特定生长率达到最大时,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最适水平为15.94%。28.0%碳水化合物水平组洛氏鱥肌肉中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除10.0%和16.0%碳水化合物水平组粗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洛氏鱥肝胰脏的AKP、LZM和ACP活性随饲料碳水化合物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16.0%,22.0%,28.0%组AKP和ACP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0%和28.0%组肝胰脏的LZM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OD活性随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且10.0%,16.0%,22.0%,28.0%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洛氏鱥幼鱼配合饲料中适宜的碳水化合物水平为15.84%~15.94%。  相似文献   
7.
为选育出低含量生氰糖苷木薯品种及选择适宜的食用时期提供依据,选用蛋黄木薯(SC9)、紫叶黄心木薯(BGM019)、白心面包木薯(SC101)和深黄木薯为材料,分别在植后3个月(块根形成期)、6个月(块根膨大期)及9个月(块根成熟期)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亚麻仁苦苷酶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亚麻仁苦苷酶在不同品种同一发育时期,同一品种不同发育时期均存在差异。随生育期的延长,亚麻仁苦苷酶表达水平在SC101与SC9中均呈先下降后缓慢上升趋势,在BGM019中呈升高趋势,在深黄木薯中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是大豆主要的抗营养因子,是限制大豆蛋白源在水产饲料中广泛应用的主要瓶颈。鱼类配合饲料中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含量过高会导致鱼类生长缓慢、消化酶活力下降、肠道受损甚至死亡。文章概述了大豆抗原蛋白Glycinin对鱼类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肠道组织的影响,可为进一步研究大豆抗原蛋白的致敏机理提供参考,为合理开发利用大豆蛋白源、节约鱼粉蛋白、优化鱼类饲料配方、降低饲料成本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华南8号木薯及其四倍体块根淀粉含量与结构及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染色体加倍对木薯块根淀粉含量与结构的影响及其蛋白质调控机制。【方法】植后10个月收获木薯块根,采用空、水重测定块根鲜薯的淀粉含量,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淀粉中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的比例,采用Excel 2013和DPS v7.0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差异显著性标准采用新复极差法,通过扫描电镜对块根淀粉体的大小、形态及数量进行显微结构观察,利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技术对参与淀粉合成与降解的酶表达水平进行验证,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块根蛋白质,Delta 2D软件分析差异倍数在2.0以上的差异蛋白质点,并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TOF-MS/MS)鉴定差异蛋白质,结合KEGG数据库将其按照功能进行分类。【结果】木薯染色体加倍后,块根干物率、淀粉含量及单株鲜薯重均显著下降,分别比二倍体降低了12.18%、11.41%和35.34%;而淀粉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比例无显著变化;淀粉体形态无明显差异,主要为球形,不规则球体、椭球体也有存在,大小较均一,淀粉体排列较为疏松,空间间隙较大,视野内淀粉体数量减少;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表达水平降低,β-淀粉酶表达水平升高,而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I(GBSSI)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经软件分析得到的20个表达差异显著的蛋白质点中上调表达的有2个,下调表达的有18个;经质谱技术成功鉴定到其中的19个,1个下调表达的蛋白质点16未得到匹配,17个下调表达的蛋白质其功能涉及到碳代谢及能量代谢(4个)、结构蛋白(3个)、DNA和RNA代谢(2个)、分子伴侣(2个)、HCN代谢(2个)、抗氧化与解毒(1个)、蛋白质合成(1个)及未知功能(2个);2个上调表达蛋白质为茎特异性蛋白TSJT1。【结论】参与碳代谢及能量代谢、核酸代谢、分子伴侣等7个代谢途径相关蛋白质表达水平下调;淀粉体疏松排列,数量减少;参与淀粉代谢合成过程的SPS表达水平的下降,参与淀粉降解过程的β-淀粉酶表达水平的升高。表明四倍体块根淀粉合成能力降低,分解能力提高,从而降低了块根的淀粉含量,而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比例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0.
脂肪是一种鱼类必需的营养物质,对鱼类生长、发育以及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饲料中脂肪含量适宜时,具有节约蛋白质需要量的作用。当饲料脂肪水平过高或过低时,对鱼类健康会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的基础上,阐述了饲料脂肪水平对鱼类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消化酶活力、脂肪代谢酶活力及脂肪酸组成等方面的影响,旨在为研究鱼类营养需求提供基础资料,为合理优化饲料配方及鱼类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