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2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非优质的紫红叶甘蓝型油菜95(2)、95(9)和优质的甘蓝型油菜品系(不育系)SU1、95Ⅲ015、187AB、228AB、川5AB杂交,结合田间性状表现和品质分析,经过多代的定向选择,育成了紫87、紫93、紫94、紫95、紫115、紫121、紫133、紫136、紫155、紫161和紫164等优质紫红叶甘蓝型油菜品系.这些品系的芥酸≤0.43%,硫甙≤30.8 μmol/g.  相似文献   
2.
通过杂交油菜黔油22号7个处理水平的密度、氮肥施用量的单因子试验,研究黔油22号在瓮安及相似生态区的适宜种植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在黔西生产水平下,适宜种植密度为5 000~15 000株/667m2,产量为235.121kg/667m2;同一密度下不同施氮量对黔油22号产量的影响较大,在黔西及相似生态区适宜施氮量为30...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杂交油菜黔油30号种子生产技术,采用母本不同种植密度和不同施N量研究种植密度和N肥用量对黔油30号种子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黔油30号母本种植密度和施N量均对种子产量和经济性状有明显影响;黔油30种子生产母本适宜密度为9000株/667 m2左右;N肥用量(尿素)以20~30 kg/667 m2作追肥为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适合杂交油菜黔油早2号一次性施肥及撒播的缓释肥种类及经济用量,为该品种大面积轻简化栽培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市售的5种缓释肥料及普通氮磷钾复混肥(CCF)为研究对象,设单施及混施等11个施肥处理,以空白施肥为对照,测定并分析各处理油菜在稻田和旱地环境下叶片叶绿素含量、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的差异,筛选最适缓释肥.另以油菜专用缓释复合肥为对照,设3个施肥水平进行最适缓释肥经济用量研究.[结果]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稻田环境下,空白对照、宜施壮油菜专用缓释复合肥(YSZ)、沃夫特缓释掺控肥(WFT)和鲁西硫酸钾控失肥(LX)单施处理的叶片SPAD值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CCF单施及洲际核金刚有机无机控释缓释复合肥(HJG)+CCF、WFT+CCF、LX+CCF混施处理的叶片SPAD值逐步升高;旱地环境下,除HJG单施和WFT+CCF混施处理外,其余各处理叶片SPAD值均呈上升趋势;但两种环境下播种后60、90和120 d时,各处理的SPAD值差异均不显著(P>0.05,下同).各处理生物产量,地上部鲜重除旱地播种后60 d外,其他时期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地上部干重除稻田播种后90 d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时期处理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播种后90和120 d,不同处理间地下部鲜重差异显著,地下部干重差异均不显著.缓释肥及其施用方式在两种环境下对油菜产量影响显著.其中,稻田LX单施、WFT单施和HJG+CCF混施处理的产量较高,分别达3073.20、2863.05和2791.35 kg/ha;旱地LX+CCF、WFT+CCF和ZS+CCF混施处理的产量较高,分别达3890.25、3713.55和3525.15 kg/ha;综合两种环境,LX单施、WFT+CCF混施和WFT单施处理的产量较高.WFT在高和中等施肥水平下,黔油早2号产量均较同一水平下的其他缓释肥处理高,且环境变异度小.其中,在高施肥水平下,较对照YSZ处理增产150.15 kg/ha,增幅8.57%;较LX处理增产169.35 kg/ha,增幅9.77%.2016—2018年分别实施的2.67和37.33 ha一次性施肥撒播示范结果显示,WFT用量为750 kg/ha时,黔油早2号平均产量分别达2554.20和2350.20 kg/ha.[结论]在贵州省金沙县及具有相似气候及土壤条件的地区,黔油早2号一次性施肥撒播栽培最适合的缓释肥为沃夫特缓释掺控肥(N-P2O5-K2O=22-10-10),施用量约为767.10 kg/ha.  相似文献   
5.
为贵州油菜的产能提升提供依据,将17份芥菜型油菜品系分别在兴义、贵阳和湄潭种植,对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考察,筛选出适宜贵州地区种植的高产芥菜型油菜品系。结果表明:3个不同生态区域17份芥菜型油菜品系的产量表现不一致;17份芥菜型油菜品系在兴义种植的含油量低于贵阳和湄潭,其他品质指标各试点差异不大;HY04和HY17在兴义地区的产量远高于在贵阳和湄潭地区的产量,其产量分别为136.11 kg/667m2、122.86 kg/667m2,含油量相对较高,分别为42.24%、45.47%,适合在兴义及其类似区域种植;HY02在3个试验点的产量分别为120.10 kg/667m2、111.78 kg/667m2、108.50 kg/667m2,含油量分别为43.37%、47.48%、47.31%;HY16在兴义、贵阳、湄潭的产量分别为115.43 kg/667m2、121.61 kg/667m2、117.14 kg/667m2<...  相似文献   
6.
胡燕  唐容 《农技服务》2022,(8):13-14
明确黔油31号在贵州省黔西市的适宜种植密度,为加快优质油菜品种黔油31号的种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在黔西市开展黔油31号不同种植密度的田间栽培试验,对黔油31号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的株高为190.6~199.8 cm;角粒数为21.25~18.10粒;单株有效角果数为335.3~625.5个;千粒重为3.86~4.26 g;产量为153.8~182.7 kg/667m2。处理5(种植密度为7 000株/667m2)的小区实收产量为5.48 kg,折合产量为182.7 kg/667m2,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建议次年在黔西市种植黔油31号的密度为7 000株/667m2。  相似文献   
7.
钼肥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中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颖  陈顺友  刘丹  唐容  崔远萍 《种子》2005,24(3):18-21,84
本试验运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设计的试验方法,进行钼肥对玉米、大豆间作体系中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钼量和玉米密度,施钼量和带型配置都有一定的互作效应;当玉米密度、带型配置适当时施入钼肥均能增加玉米产量,即在玉米大豆体系中加入钼肥能有效地提高间作玉米的产量.在试验条件下,当玉米密度为43 747.2株/hm2,玉米与大豆带型配置为2∶2,大豆钼酸铵用量为3 750 g/hm2时,间作玉米产量可达到7 452.406 kg/hm2.  相似文献   
8.
代文东  黄泽素  曾兵  唐容  李德珍 《种子》2012,31(1):122-124,126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黔油22号制种产量与栽培因素(N、P、K、密度)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制种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黔油22号高产制种优化方案分析,获得黔油22号在贵州省遵义县制种产量达到60 kg/667 m2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纯N(X1)=15.37~19.13 kg/667 m2、P2 05(X2)=13.81~15.08 kg/667 m2、K20(X3)=15.82 ~ 20.19 kg/667 m2、母本移栽密度(X4)=10 334~ 11 220株/667 m2.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黄籽油菜主要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来源的51份甘蓝型黄籽油莱种质为材料,对粒重、色泽、蛋白质、硫甙和芥酸含量等主要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质间千粒重差异大,变幅在1.54~4.76 g之间,平均为3.65 g,多数集中在3.4~3.8 g之间;影响种皮色泽的主要是黑色素和花色素;根据其含量的不同,可分为高花色素类、高黑色素类和低色素3个类群;种子颜色等级与种子含油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种子颜色等级与种子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种子舍油量为31.8%~46.4%,蛋白质含量为23%~34.9%,芥酸含量为0.56%~5.40%,硫甙含量为6.95%~76.43%;且种子的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芥酸含量与硫甙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硫甙含量与含油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22号的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黔油22号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以20052007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分析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黔油22号的丰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052007年贵州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分析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黔油22号的丰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052006年、20062006年、20062007年区域试验中,黔油22号的平均产量分别为2 707.60 kg/hm2、2 972.54 kg/hm2,分别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8.22%、15.90%;高稳系数分别为96.28%、104.19%,均大于对照;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2.13%、1.12%,均较小;适应度分别为87.5%、100%,均大于对照。说明,黔油22号是一个高产稳产、丰产性好的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增产潜力大,适宜在长江上游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