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该文阐述了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和审定标准,大豆区域试验技术要点分别为试验地的选择、播种前的室内准备、区试田播前准备、适期播种,严把播种环节、试验田间管理及调查记载、收获和取样及室内考种和总结。并介绍了辽宁大豆区域试验普通型品种和优质性品种的审定标注。为大豆品种的审定提供准确、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13年辽宁省大豆中熟组区试参试品系加以综合分析,以便为品种决选、推广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玉米需求主要分为饲料需求、深加工需求以及食用、种用需求。随着饲料和深加工需求规模不断增加,对玉米的商品品质要求也在提高。辽宁是主要的玉米生产区,本文以2010年审定的普通玉米公告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辽宁省新品种品质现状,以此为品种选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玉米自交系铁7922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自交系铁7922株型紧凑,茎秆坚韧,配合力高,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是优异的玉米自交系和种质资源。以铁7922为亲本培育的杂交种,产量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推广面积大。  相似文献   
5.
唐红丽 《农业科技通讯》2018,557(5):133-134
为了解大豆新品种铁豆75在不同地点的种植适应性,为铁豆75在辽宁省示范与推广提供依据,2013年在辽宁省5个地点进行了品种适应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点种植铁豆75,株高为75.0~105.3 cm,主茎节数为12.0~21.6节,分枝数为0.3~5.5个,单株荚数为42.2~76.0个,单株粒数为84.4~139.3粒,百粒重为16.8~25.5 g,产量为1 919.3~3 373.5 kg/hm 2,籽粒粗蛋白质含量为39.23%~42.97%,籽粒粗脂肪含量为 20.33%~21.92%。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对超高产大豆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栽试验条件下,以超高产大豆品种新大豆1号、中黄35号、铁丰31号、普通大豆品种铁丰33号为试验品种,分别在R1-R2、R3-R4、R5-R6期进行干旱胁迫处理,并测定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条件下各品种的根系活力、根系干重、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及产量等。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处理都会降低超高产大豆品种的根系活力和根系干重,干旱胁迫对铁丰31号超高产大豆品种的根系活力和干重影响最小,对普通品种铁丰33号的影响最大,各品种根系活力和干重均在R4期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普通品种铁丰33号下降的速度最快;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超高产大豆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有所不同,全生育期均表现抗旱的超高产品种为铁丰31号,而各超高产大豆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有所不同,超高产大豆品种的抗旱能力强于普通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湖南省耒阳市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来阳市茶叶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加工能力大,品牌创建崭露头角,品种改良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优质茶园规模较小、茶叶管理粗放、人工成本逐年上升、机械设备落后等问题.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导读:一般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地区降雨量较为充沛,且雨水水质符合工厂化育苗标准,适合建设雨水回收系统,系统使用寿命长,每年分摊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而以雨水作灌溉用水,每年每10 000 m~2育苗棚可节约水费在18万元左右,对有一定规模的穴盘苗生产工厂来说,育苗的灌溉用水可以雨水为首选。  相似文献   
9.
1选育 1.1育种目标 多年来,由于单一型杂交模式和少数杂交种的长期大面积利用,使玉米的遗传基础日趋狭窄,已成为限制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国内外许多遗传育种工作者把研究重点放在种质扩增上.美国的杂交优势模式主要是Lancaster S C x Reid Y D.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低纬度热带种质的导人,杂交优势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育成的杂交种遗传基础更加广泛.以这些杂交种为基础材料选出的自交系与我国的地方种质遗传距离较远,容易选配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10.
1选育 1.1育种目标 多年来,由于单一型杂交模式和少数杂交种的长期大面积利用,使玉米的遗传基础日趋狭窄,已成为限制我国玉米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国内外许多遗传育种工作者把研究重点放在种质扩增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