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对25个菜用甘薯品种进行茎尖表型性状描述、食味以及营养品质评价,并对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福菜薯18号、万菜薯5号、湘菜薯2号、鄂菜薯2号、湘菜薯4号、宁菜薯3号、川菜薯211、鄂菜薯3号、福菜薯23、薯绿1号食用品质综合表现与对照福薯7-6相当。隶属函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叶片营养品质综合排名前十的依次为福菜薯23、福菜薯18号、万菜薯7号、湘菜薯4号、台农71、万菜薯5号、鄂菜薯2号、湘菜薯3号、宁菜薯4号、鄂菜薯10号;叶柄营养品质综合排名前十的依次为鄂菜薯2号、万菜薯5号、台农71、万菜薯1号、广菜薯3号、福菜薯22、宁菜薯4号、湘菜薯4号、湘菜薯3号、宁菜薯1号;茎营养品质综合排名前十的依次为万菜薯19号、湘菜薯4号、万菜薯8号、鄂菜薯10号、台农71、宁菜薯1号、福菜薯22、川菜薯211、万菜薯5号、福菜薯18号。参试品种中,湘菜薯4号和川菜薯211的茎叶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品种福薯7-6,其余品种均高于对照或与对照相当。生产上可根据菜用甘薯的营养品质和产量特性进行开发利用及配套栽培技术管理。  相似文献   
2.
耕作方式是秸杆还田条件下影响玉米出苗质量与产量的重要因素。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秸秆全量覆盖还田免耕种植(SC)、秸秆全量还田条旋耕种植(ST)以及普通农户模式(秸秆不还田,CK)三种种植方式对吉林省风沙土和黑土两种土壤类型下播种期土壤温度、水分以及出苗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水分变化显著地受耕作方式、土壤类型以及土层深度影响。与CK相比,SC处理显著降低两种类型播种期土壤温度1-3℃;而ST处理能提高风沙土0~20 cm土层地温1~1.9℃,二者对黑土影响较小。此外,SC与ST处理对播种期风沙土0~20 cm耕层土壤以及30~40 cm深层土壤水分有显著影响,而二者只对黑土0~20 cm耕层土壤水分有显著的影响;SC与ST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玉米的保苗密度与幼苗生物量;两种类型土壤下,SC处理在风沙土上增产优势明显,而ST处理在黑土上增产优势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4.
西洋参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皂苷含量是评价西洋参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西洋参的产地、施肥方式、采收时间等将对西洋参中皂苷的合成积累与代谢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综述了西洋参产地、施肥方式、采收时间等主要影响因子对西洋参中皂苷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西洋参的高效栽培及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番茄生产中,培育适龄壮苗是丰产的基础,然而用种子育苗,苗龄在60~70天,不仅周期长,而且育苗中容易出现问题.而用番茄杈育苗大大地缩短了育苗时间,减少了投入,为番茄生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种植密度对甜玉米与鲜食糯玉米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低密度(3.5万株/hm2,LD)、中密度(5.5万株/hm2,MD)、高密度(6.5万株/hm2,HD)种植对甜玉米(520)、糯玉米(吉农糯112)商品品质、食用品质以及部分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鲜食玉米商品品质的影响较大,高密度种植会显著降低有效穗长、出籽率以及百粒重等商品性状。甜玉米皮渣率以及糯玉米的种皮厚度受种植密度影响较大,高密度处理下甜玉米(520)的皮渣率比低密度处理增加29.2%,糯玉米(吉农糯112)种皮厚度下降24.78%。种植密度对脂肪、可溶性总糖以及赖氨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显著影响鲜食玉米子粒中蛋白的含量,高密度处理下甜玉米(520)与糯玉米(吉农糯112)蛋白含量比低密度处理分别降低近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监督指导种子企业实施小麦大田用种种子生产基地全程质量监控,提高了优质专用小麦种子质量,2010年全县种子基地田间检验平均纯度达到99.15%,较5年前提高2.7个百分点;种子抽检样品合格率达99.4%;初步形成了从种子生产到加工、储藏、调运等全程质量监控的综合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以耐低温玉米品种吉单89与低温敏感型玉米品种吉单50为材料,研究在适温(25℃)与低温(10℃)条件下,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淀粉代谢以及氧化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吉单89与吉单50发芽势较适温条件下分别降低3.6%和83.3%,萌发过程中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适温处理。不同类型品种比较发现,耐低温品种吉单89中GA含量、GA/ABA值以及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低温敏感型品种吉单50,MDA含量显著低于吉单50,抗氧化酶SOD、POD活性显著高于吉单50。耐低温玉米品种可以通过内源激素调节以及提高淀粉分解代谢共同提高低温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年限与种植方式对松辽平原南部薄层黑土农田土壤改良与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定位试验,分析条耕(ST)、免耕(NT)与常规垄作(CT)3 种种植方式下土壤物理性质与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种植 2 年地块,ST、NT 与 CT 处理的耕层厚度与田间持水量无显著差异,而种植 4 年地块 ST处理耕层厚度和田间持水量分别较 CT 增加 15.46% 和 30.28%,与 NT 无差异。0~20 cm 耕层土壤,ST 处理下种植 2、4 年地块土壤穿透阻力分别较 CT 增加 57.57%、42.86%,较 NT 处理分别降低 5.2%、19.22%,3 种耕作方式处理下种植 2 年和 4 年地块土壤容重与土壤孔隙度均无显著差异。20~40 cm 亚耕层土壤,仅种植 4 年地块的ST 处理土壤容重较 CT 降低 11.56%,与 NT 无差异,而 ST 处理下种植 2、4 年地块的土壤穿透阻力分别较 CT 降低 5.22%、19.62%,土壤孔隙度相应分别提高 11.80%、15.92%。产量上,种植 2 年地块 ST 处理较 CT、NT 分别增产 3.62%、3.52%,而种植 4 年地块,ST 处理较 CT、NT 分别提高 16.08%、9.29%。产量构成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增加是条耕种植玉米实现增产的主要原因,随机森林模型结果进一步表明,耕层厚度与耕层穿透阻力分别是种植 2 年和 4 年条件下影响玉米产量最主要的因子。【结论】松辽平原南部薄层黑土农田种植玉米,采用条耕种植方式有利于薄层黑土农田良好耕层结构构建与产量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