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大豆亩产450斤的生理参数及栽培措施初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根据1977—1981年田间试验结果提出了大豆亩产450斤的10项生理参数并简要涉及了几项基本栽培措施。讨论了亩产450斤的大豆群体的叶面积指数动态和最大叶面积指数,平均净光合率、总光合势,生物产量、器官平衡和经济系数、生物产量的日增长量和最大增长量、CO_2同化量、需水量、土壤NPK带出量、光能利用率。大豆亩产450斤是目前黑、吉、辽大豆主产区可以普及的高产指标。要实现这一指标,必须注意种植密度,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施用有机肥、过磷酸钙,还要适量地施用氮肥,在干旱时则要灌水。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用模糊聚类方法,根据大豆冠层不同部位的粒重比例,对大豆品种的荚粒分布进行了分类。大豆冠层有明显的叶—荚对应关系,叶面积大的层次,粒多且大。对荚粒分布不同的品种,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注意发挥对产量起主导作用的冠层部位的生产潜力。密度是调节主茎和分枝粒重分布的主要栽培措施。改良株型、提高叶片质量是改善大豆群体内部光合条件,充分发挥大豆整个冠层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大豆的株型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是可变的。叶片有明显的调位运动规律,能形成严密的镶嵌结构。群体内,光强减弱急剧。消光系数在1.0~1.5左右。CO_2浓度越近地面越高,日变化幅度为254.0~550.4 ppm。在一定的肥力条件下,在相当大的密度范围内,大豆的产量水平较为稳定。群体的自动调节机能主要来自分枝,土壤的生态容量是群体自动调节和产量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