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对该区多年气象资料和水稻稻曲病田间调查资料进行分析,认为稻曲病在江苏省宿迁市有间歇性流行、氮肥过量施用发生重、Ⅱ优系列籼稻发生重、手栽稻重于机插和直播稻、黏土重于沙土及壤土等特点,水稻破口前后20天的日照时数、适温(24~26℃)时长、降雨日数和降水量是影响其发生程度最主要的气象因素,与此期间的日照时数呈负相关,相关分析达显著水平。提出了应采取以抗耐病品种为基础,水肥合理管理为关键控病手段,密切关注水稻破口前后20 d的天气情况,加强监测,把握准稻曲病防治适期、适时用药防治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给陕西旱地及关中灌区小麦高效灌溉提供技术支撑,在陕西秦岭北麓的蓝田县进行了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喷灌小区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研究了喷灌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越冬期和拔节期喷灌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产量、收入和水分利用效率相对于无灌溉处理的增加幅度分别为22.0%~95.7%、16.5%~83.6%和9.3%~82.7%。喷灌后籽粒容重、吸水率和最大拉伸阻力分别增加1.8%~2.6%、0.5%~1.4%和0.6%~1.9%,其他品质指标降低,磨粉品质和加工品质明显变差。其中籽粒蛋白质含量和硬度分别降低5.2%~8.1%和6.0%~9.4%,最大拉伸面积、沉降值、湿面筋含量和稳定时间分别降低5.2%~7.8%、13.1%~17.3%、3.7%~7.8%和31.3%~42.4%。  相似文献   
3.
不同生育期喷灌对渭北旱地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喷灌对旱作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以中麦175为材料,在小麦越冬期和拔节期进行喷灌处理,比较了喷灌处理与对照(未喷灌)间小麦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越冬期和拔节期喷灌均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产量增幅为9.7%~36.3%,其中越冬期喷灌24mm+拔节期喷灌24mm处理增产效果最好。喷灌显著增加了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喷灌对小麦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显著增加了籽粒硬度、吸水率、最大拉伸面积和沉降值,但对蛋白质含量、稳定时间等其他指标影响较小。说明合理的喷灌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旱地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