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大豆品种辽豆15作为试材,设置不施肥、复合肥和复合益生菌3个处理,探讨碳能复合益生菌对其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辽豆15的株高、低荚高、主茎节数、节间长度和分枝数无显著差异。与不施肥相比,施用复合肥显著提高了辽豆15的单株粒数、单株生物量和单株粒重,使产量提高了11.73%;施用复合益生菌显著提高了辽豆15的单株生物量和单株粒重,使产量提高了5.76%。由此说明,施用复合益生菌能够在不施化肥的条件下改善大豆植株的物质生产能力,从而实现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是我国东北大豆传统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市场及进口大豆数量增加影响,大豆种植面积及总产不断下降,全产业链面临挑战。该文通过分析辽宁省大豆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发展大豆产业的几点思考,旨在推动辽宁省大豆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不同耐旱基因型大豆生理性状对不同降雨气候条件的响应,田间条件下,以耐旱型品种辽豆14和干旱敏感型品种辽豆21为研究对象,探讨半干旱地区阜新和湿润半湿润地区沈阳对两品种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分别比较大豆植株V4、R2、R4和R6时期的叶绿素含量、株高、植株各部位鲜重、干重。结果表明:一般而言,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沈阳种植的大豆植株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半干旱地区阜新。一般情况下,植株根、茎、叶、叶柄和豆荚的含水量均表现为,同一时期,同一品种,沈阳的值高于阜新,但部分取样时期处理间未达显著差异水平;品种对根含水量的影响则因取样时期和地点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大豆植株茎、叶、叶柄、豆荚的含水量均表现为,同一时期,同一地点,耐旱品种辽豆14的值高于干旱敏感型品种辽豆21,但多数情况下处理间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植株各部位器官生物量的变化表现为,除R4期植株的根生物量和茎生物量、R6期的豆荚生物量表现为,同一品种辽豆14阜新种植高于沈阳种植,且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时期各器官的生物量均表现为,同一品种辽豆14或者辽豆21,沈阳种植均高于阜新种植。成熟期大豆植株的器官分配比例表现为:子粒荚皮根、茎。子粒的分配比例为,辽豆14辽豆21;而荚皮、根、茎的分配比例则为,辽豆21辽豆14。大豆单株荚数与产量变化相一致。干旱胁迫降低了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却提高了百粒重。辽豆14的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均高于辽豆21,但百粒重却低于辽豆21。本研究结果明确了耐旱型大豆应答干旱胁迫的生理优势,丰富了辽宁省大豆抗逆栽培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4.
不同播期对黑河38大豆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引进黑龙江省大豆品种黑河38,对不同播期处理的产量性状、生育期结构、叶面积指数消长、生物产量积累动态、器官平衡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品种在沈阳地区种植,随着播期延迟,生育日数逐渐缩短,最大叶面积指数下降、单株生物产量的积累减少.各播期间单株粒数、百粒重、小区产量差异显著,单位面积产量以6月9日播种最高,迟至7月11日播种,仍可获得较高产量,可作为春小麦或马铃薯下茬利用.以黑河、沈阳两地同期播种相比较,产量和品质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大豆种质耐荫性综合评价及相关鉴定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大豆耐荫胁迫评价方法,筛选鉴定大豆耐荫性状指标,建立科学可靠的耐荫性评价的数学模型,采用盆栽的方法,设遮光和自然光照2个处理,成熟期考种测量株高(X_1)、主茎节数(X_2)、节间长度(X_3)、分枝数(X_4)、单株荚数(X_5)、单株生物量(X_6)、单株产量(X_7)、表观收获指数(X_8)及百粒重(X_9),对82份国内外大豆种质资源进行耐荫性评价,并根据耐荫性数学评价模型确定合理高效的耐荫性鉴定指标。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将9个单项性状转换为4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代表了全部数据83.155%的信息量;通过隶属函数法计算综合耐荫评价值(D),并进行聚类分析,将82份国内外大豆种质按照耐荫性的强弱划分强耐荫、中度耐荫和弱耐荫3种类型,筛选出14个强耐荫型大豆种质;通过逐步回归建立大豆耐荫性评价数学模型,D=0.024+0.148X_2-0.094X_3-0.088X_5+0.408X_7+0.236X_9(R~2=0.997),并筛选出5个鉴定指标,分别是主茎节数、节间长度、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综合聚类和逐步回归结果发现,强耐荫型大豆种质在遮光处理条件下具有较多的主茎节数,较短的节间长度和较高的单株荚数和单株产量。  相似文献   
6.
沈阳地区救灾补种大豆配套品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任务规划》(2008~2012年)的试验安排,2009年沈阳大豆综合试验站开展了大豆自然灾害紧急技术预案救灾补种配套品种试验。  相似文献   
7.
以大豆品种辽豆15作为试材,设置不施肥、复合肥和复合益生菌3个处理,比较不同施肥条件下大豆根系形态、根瘤数量、根瘤干重和根冠比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大豆分枝期、开花期或鼓粒期,与不施肥相比,施用复合肥条件降低了辽豆15的根长、根系表面积、根毛数量、根瘤数量、根瘤干重和根冠比;施用复合益生菌则提高了辽豆15的根长、根系表面积、根毛数量、根瘤数量和根瘤干重。复合益生菌能够促进根系生长和根瘤固氮效率,实现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沈阳地区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划分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3个不同生育期组美国大豆标准品种为参照,初步确定辽宁省沈阳地区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划分标准的参考范围,并对沈阳地区大豆主栽品种、新近选育的品种(系)、国家和省级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进行生育期分组。结果表明,在沈阳地区参试品种中,除辽豆32号属于Ⅱ生育期组外,其余品种均属于Ⅲ生育期组。  相似文献   
9.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黄原胶、瓜尔豆胶和卡拉胶对黑豆乳饮料的稳定性影响,以离心沉淀率为响应值,确定其最佳稳定剂配方。结果表明,黑豆乳饮料的最优稳定剂组合为黄原胶0.064%、瓜尔豆胶0.181%、卡拉胶0.167%,优化后离心沉淀率降低至2.297%,黑豆乳饮料稳定性比优化前提高39.92%。  相似文献   
10.
盆栽条件下,以御旱型辽豆14和干旱敏感型辽豆21为研究对象,设置干旱、轻度干旱和适宜水分三个处理,探讨不同生长时期控水条件下,御旱型大豆植株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变化的特征和规律,以期揭示御旱基因型大豆抗旱的光合调控机理。结果表明:各个时期控水,土壤水分都显著影响大豆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干旱限制了植株的PnTrGs、胞间CO2浓度(Ci),辽豆21的蒸腾速率平均值高于辽豆14。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植株Ci浓度逐步提高。土壤干旱条件下的初始荧光(F0 )值最大,结荚期(R3-R5)控水时F0 值最低。干旱胁迫降低了植株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电子传递效率(ETR)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 )。同一时期控水,御旱基因型辽豆14的最大荧光产量(Fm)和Fv/Fm高于辽豆21的值。干旱胁迫下,御旱基因型辽豆14能够维持较低的蒸腾速率,较高的FmFv/Fm值,这可能是御旱型辽豆14抗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