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在前期研究中发现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甲醇提取物具有体外抗菌活性。将干燥蚯蚓用甲醇浸泡、超声波提取、有机溶剂萃取粗提物,以抗菌活性分析为导向,采用正相和反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富集E.fetida中的非极性活性分子群Fr.2-5。运用TLC、HPLC-DAD、~1H NMR和GC-MS对Fr.2-5的物质组成进行了相互佐证分析。结果表明:Fr.2-5对Vibrio Parahemolyticus ATCC17802和Chromobacterium violaceum ATCC12472有一定的抑制活性,活性部位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酯)和少量甾体类化合物组成。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中药中农药残留分析常用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并着重介绍了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些农药残留前处理方法和检测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可在中药材种植、加工、流通和使用过程中提供相应的检测方法,并使中药中农药残留的分析逐步快捷、精确、标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对海洋藻类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认真研究其内容、实验方法和结论并进行系统分析.总结海洋藻类的药理作用,就国内外对海洋藻类药物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结果 海洋藻类药物抗肿瘤研究目前已有较多报道,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结论 海洋藻类药物前景广阔,必须进行深入研究,开发出以海洋藻类植物为主的新型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5.
研究桦木酮酸体内、体外抗肿瘤作用,探讨桦木酮酸抗肿瘤作用机制.体内研究观察桦木酮酸对H22荷瘤小鼠生命延长率的影响,体外实验采用溴化四氮唑蓝(MTT)法观察桦木酮酸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制作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桦木酮酸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凋亡现象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桦木酮酸对小鼠腹水型肝癌H22有一定抑制作用,可显著延长H22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体外可抑制HepG-2的生长,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10.77μmol/L,半数毒性浓度(TC50)为683.57μmol/L.说明桦木酮酸在体内、体外均表现出良好的肿瘤抑制作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肿瘤细胞体积明显变小,表面微绒毛脱失,细胞核固缩,细胞核内染色质形成固缩,核膜结构清晰,细胞器膜结构轻微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发现:随剂量的增加,H22细胞S期和G2期的含量逐渐增多,故可推测桦木酮酸作用于细胞时,可把细胞阻滞于S期和G2期.说明桦木酮酸对肿瘤细胞的作用与促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前困扰医学界的难题——恶性肿瘤是危害群众健康的首要因素。由于常以完全杀灭肿瘤细胞、缩小肿块作为临床上治疗的终点,但是这样的治疗难免会损伤正常机能的运作,产生抑制免疫的功能,如果继续治疗,更会促进肿瘤的扩散[1]。1病因病机肿瘤的生成是由启动、促进及演变3个进程因素介导的复杂过程,如果进入到演变阶段,则无法再逆转。然而,临床结果表明,适当的外科切除可对诊断为早期的患者完全治愈。目前,针对恶性肿瘤的一系列基础和临床研究虽然取得某些成果,但仍然没有突破性进展。因此,部分学者认为应该转变策略,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