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10个马铃薯供试品种PVY和PLRV两种病毒带毒率进行检测,发现新大坪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6.7%和26.7%,庄薯3号最低,为10%和13%,其中冀张薯8号、青薯9号、陇薯7号和陇薯10号等品种带毒率也较低,在安定区建议推广的马铃薯品种有庄薯3号、陇薯7号、冀张薯8号、青薯9号和陇薯10号。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研究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致病机理,以14日龄试验鸭人工感染Ⅰ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建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病理模型,并在感染后6、12、24、36、48、60、72、84h,7d扑杀试验鸭,采集心、肝、脾、肺、肾、脑、胸腺、法氏囊、胰腺,常规病理学方法研究其在感染雏鸭体内的动态病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雏鸭经嗉囊和气管注射2种途径感染血清Ⅰ型RA,均成功建立了人工感染动物模型。消化道感染的潜伏期为6h,感染后24h开始死亡,死亡高峰集中于36~72h,死亡率85%,72h后停止死亡。呼吸道感染潜伏期为12h,感染后24h开始死亡,死亡高峰集中于60~84·h,死亡率65%,84h后停止死亡。与消化道感染途径相比,呼吸道感染途径的潜伏期多6h,死亡高峰时间延后24h,死亡率低20%。心、肝发生病理变化最早,肺、肾、脑、胰较晚,免疫器官胸腺、法氏囊、脾脏最晚。组织学病理变化比解剖病理变化提前6~12h。纤维素性心包炎比纤维素性肝周炎早24h出现,时间依次为感染后24、48h。各器官首先表现充血,轻度肿大,呈浆液性、纤维素性及生理性炎症反应。组织细胞先是肿大,继而颗粒变性、水泡变性、脂肪变性,坏死,最终导致细胞核浓缩、核裂解。呼吸道感染途径的各种动态病理变化,比消化道感染途径晚6~24h。感染后84h,病鸭开始产生一定免疫力,至7d产生较强免疫力而耐过。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饮食结构的调整,玉米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农业需求和生产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结合定西市玉米产业发展现状,针对技术改良和应用,解决定西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把握好当下玉米产业发展走向,大力发展玉米种植和加工产业,保证群众需求,拉动定西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安婷 《甘肃农业》2016,(2):12-13
正马铃薯产业是安定区的支柱产业之一,种植马铃薯已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马铃薯脱毒种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但马铃薯病害,特别是病毒病的危害,因其具有潜隐性和较高的检查难度,可导致种薯薯性退化,严重威胁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因此,加强马铃薯种薯质量检测工作,强化组织领导,重抓种薯监管,规范种薯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推广使用适合的脱毒马铃薯种薯,确保种薯质量,不仅可以摆脱病毒病对马铃薯产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FvCB模型估算小麦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Farquhar、von Caemermer和Berry模型(以下简称FvCB生化模型)中有2个子模型,即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核酮糖-1,5-双磷酸(RuBP)再生速率限制模型,用其可以估算C_3植物叶片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_(max))。为了严格验证由这2个子模型估算植物叶片J_(max)的精确度,本研究用LI-6400-40光合测定仪分别测定了2%和21%O_2浓度下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叶片的光合速率和电子传递速率对光和CO_2的响应曲线,并用此2个模型分别拟合了21%O_2浓度下小麦光合速率对CO_2的响应曲线和电子传递速率对光的响应曲线。结果表明,由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小麦电子传递速率对光的响应曲线得到的J_(max)为254.86μmol·m~(-2)·s~(-1),显著高于其观测值(236.37μmol·m~(-2)·s~(-1))(P0.05);由RuBP再生速率限制子模型拟合小麦光合速率对CO_2的响应曲线得到的J_(max)为260.58μmol·m~(-2)·s~(-1),则显著低于其观测值(298.05μmol·m~(-2)·s~(-1))(P0.05)。此外,当胞间CO_2浓度(C_i)为738.01μmol·mol~(-1)时,小麦处于RuBP再生速率限制阶段,此时其净光合速率及其相应的光呼吸速率分别为61.16和8.55μmol·m~(-2)·s~(-1)。在不考虑其他路径消耗光合电子的情况下,小麦在该C_i时同化这些碳至少需要光合电子流为352.24μmol·m~(-2)·s~(-1),这与由RuBP再生速率限制子模型估算的J_(max)(260.58μmol·m~(-2)·s~(-1))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RuBP再生速率限制子模型在估算小麦叶片J_(max)上存在缺陷,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6.
安婷 《种子科技》2022,(6):130-132
在我国农业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为了促进玉米产业高产量、高质量发展,需要严格控制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因素.其中,栽培密度和施肥两个因素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影响最大.因此,加大对栽培密度和施肥的控制力度,做到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对实现玉米种植增产丰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玉米生长过程中,栽培密度与施肥对玉米生长...  相似文献   
7.
为了定量研究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 WUE)对CO_2浓度的响应,在植物光合作用对CO_2响应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WUE(分为内禀水分利用效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即WUE_i和WUE_(inst))对CO_2(包括大气CO_2浓度和胞间CO_2浓度,即C_a和C_i)的响应模型,并应用新构建的模型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测量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新构建的模型不仅可以很好地拟合小麦叶片WUE对CO_2浓度的响应曲线(包括WUE_i-C_a、WUE_i-C_i、WUE_(inst)-C_a和WUE_(inst)-C_i曲线),而且还可以直接给出小麦的最大WUE_i和WUE_(inst)以及相对应的饱和C_a和C_i。以小麦WUE_i-C_a和WUE_(inst)-C_a曲线拟合结果为例,得到的最大WUE_i和WUE_(inst)分别为176.29μmol·mol~(-1)和8.65 mol·mmol~(-1),其对应的观测值分别为172.96μmol·mol~(-1)和8.62 mol·mmol~(-1);拟合得到的饱和CO_2浓度分别为1 410.52和1 399.73μmol·mol~(-1),对应的观测值分别为1 294.05和1 332.84μmol·mol~(-1)。拟合值与观测值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新建模型拟合得到的这些参数与观测值高度相符,可用于植物WUE对未来CO_2增加响应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8.
安婷 《甘肃农业》2016,(2):42-43
笔者通过介绍安定区甘蓝种植区域优势,总结了优势品种选择、壮苗培育、土壤处理、苗期定植、主要病虫害的症状与防治等种植栽培技术,旨在帮助菜农最大化的提高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安定区10个供试马铃薯品种晚疫病抗性调查,庄薯3号和陇薯7号对晚疫病的抗性好,为抗病品种;青薯9号、陇薯10号和丽薯6号为中抗品种。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议在安定区大面积推广种植抗晚疫病品种青薯9号。  相似文献   
10.
生育后期功能叶早衰已成为限制杂交水稻产量和品质发挥的重要因素。为探究生育后期功能叶早衰生理特性的变化,以生育后期功能叶早衰的突变体(ospls2)和野生型水稻浙恢7954为材料,对其生育后期上部3片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活性氧(ROS)、抗氧化保护酶系统和可溶性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ospls2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和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随着生育后期叶片的衰老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相同叶位的野生型,初始荧光(F0)表现则相反;在水稻生育后期,突变体ospls2功能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明显低于野生型,且随着叶片的衰老明显降低。其中,CAT活性的降低时间晚于APX,表明在水稻生育后期叶片自然衰老过程中,突变体ospls2功能叶H2O2含量早期上升主要与APX活性降低有关,而后期的升高则与CAT活性的降低有关。POD活性在水稻叶片自然衰老过程中可能与ROS合成有关,而并未起到抗氧化保护酶的功能。本研究为水稻生育后期耐早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