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某鸡场5天龄伊沙雏鸡群暴发以肺部充血出血,并有散发性黄白色结节为主要剖检特征,死亡率为16.6%的疫病.经实验室的病原分离,生化试验测定和血清学鉴定,确诊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2.
稻草覆盖对红壤旱坡地水力性质及水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红壤旱坡地应用稻草覆盖的雨季和旱季保水作用,在湖北省咸宁市第四纪红色黏土母质发育的红壤8°坡地上开展田间试验,以不覆盖为对照,研究稻草覆盖对红壤的持水性、水分有效性、供水性、导水性、含水量及储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覆盖改善了土壤的持水性和水分有效性,覆盖当年土壤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和有效水容量分别比对照提高6.0%、7.3%和4.4%;稻草覆盖显著减缓了雨季红壤表层饱和导水率的下降幅度,尤其是大雨期间保护地表饱和导水性的作用更明显,102.8 mm的降雨结束之后,稻草覆盖的土壤平均饱和导水率是对照的2.7倍;稻草覆盖对土壤的供水性及非饱和导水性的影响表现为低吸力段增强,高吸力段减弱;土壤储水量在集中降雨阶段的上升幅度和在降雨间歇期的下降幅度都表现为稻草覆盖对照。总体上,土壤储水量均表现为稻草覆盖对照;稻草覆盖增加雨季土壤储水量主要通过增加入渗,而增加旱季土壤储水量主要通过减少蒸散发;稻草覆盖增加雨季土壤储水量的作用有限,且保水作用雨季旱季。因此,稻草覆盖在红壤旱坡地上的雨季和旱季的保水途径、特点及作用大小都不同。  相似文献   
3.
由于茶叶生长于高寒和丘陵地区,因为自然景观在相对较近的空间范围内并未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所以就使得各地茶园生态旅游产业存在着同质化的特征。基于名人文化的茶园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则是可以尝试的。在走产业融合发展道路时,需要重视:以名人文化来打造茶园生态旅游的主题、以名人的历史文化来塑造茶园生态环境、实施名人与茶园文化为平台的招商活动、行业空间布局优化下建立融合发展态势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过程中,茶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产品,而是融入和传承相应文化内涵的载体。结合当前旅游开发理论的具体内容,实施茶园生态旅游功能区差异化有着重要应用作用和价值。不仅如此,通过将这一理论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并将其应用到整个茶园经营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本文拟从当前人们对茶园的消费需求分析入手,结合茶园生态旅游功能区差异化实施的具体要求,结合实施茶园生态旅游功能区差异的价值作用分析,从而探究基于茶园生态旅游功能区差异的茶园旅游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室内土槽模拟和田间径流小区观测,研究不同条件下稻草覆盖、聚丙烯酰胺(PAM)表施及其组合措施对坡地红壤水蚀的影响。稻草覆盖、PAM表施明显提高了土壤入渗率,降低了产流率,推迟了稳定入渗、初始产流和稳定产流时间的到来,从而增加降雨入渗,减少产流,并明显提高了旱季0-45cm深度的土壤含水量。3种措施之间的入渗量和产流量差异与雨强正相关,与初始含水量负相关;稻草覆盖减沙的效果在大雨强、中高初始含水量更明显,而PAM表施在小雨强、中低初始含水量更好;组合措施增加入渗、减流、减沙的效果好于单一措施。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和PAM表施对坡地红壤水蚀具有较好的阻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2010年实验结果表明:大别山南麓黄棕壤坡地采用种植行距为2m的香根草等高绿篱水土保持措施,可使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分别减少46.7%、75.8%以上;可使临界侵蚀量增加50.6%;可使土壤分散率降低28.1%;可使水稳性团聚体增加27.6%。说明香根草等高绿篱能有效地防治大别山南麓黄棕壤坡地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