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黑龙江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小结,并针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具体对策如下:有针对性的选育适于不同生态区域的优质、抗逆水稻新品种,并对新品种的轻简高效配套栽培技术进行研究;适时开展水稻直播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及开展秸秆还田技术研究;开展稻米精加工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黑龙江省粳稻育种,特别是粳稻品质育种的现状,分析了在育种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国标1级优质粳稻品种匮乏,优质长粒型香稻品种不多,营养功能型粳稻品种紧缺,及品种抗高寒、抗逆性、抗倒伏性还需要提高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措施,如大力培育优质长粒型香稻品种,提高新品种的食味品质、抗高寒和抗逆性,培育高品质、营养、丰产的粳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从日光温室的位置、类型、方位、设计、保温材料的利用及作物栽培、操作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北方日光温室保温节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轻水稻干尖线虫病对水稻育种和水稻生产的影响,在水稻干尖线虫病发病严重的试验田取种作为试验用种,以17%杀螟·乙蒜素和25%劲护氰烯菌酯为试验药剂对附带病源的种子进行浸种试验。结果表明,17%杀螟·乙蒜素可有效抑制水稻干尖线虫病的发生,并且对稻种发芽率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单一采用25%劲护氰烯菌酯浸种不仅对水稻干尖线虫病无效,还会促进干尖线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绥粳2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于2003年以绥粳4号为母本,垦稻1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的早熟优质粳稻新品种,2014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抗逆性好,品质优,口感好。  相似文献   
6.
水稻新品种绥粳26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育成,其母本为龙育03-746、父本为牡99-1696。该品种属于长粒型,具有优质、早熟、多抗等特点,201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从育苗、移栽及大田管理等方面对其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对寒地香稻核心种质绥香粳9230及其衍生品种的相关性状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明确该资源在寒地优质香稻育种中的作用,同时提出了该资源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思路,为今后寒地香稻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黑龙江省大豆的比较优势出发,在大豆生产成本、品质、单产等几方面对黑龙江省大豆市场竞争力状况进行了详尽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提高黑龙江省大豆市场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绥粳27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育成,该品种具有早熟、优质、适宜性强等特性,2018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委员会审定。笔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最大粮食主产区,尤其是大豆、玉米、水稻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在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在黑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和轮作体系的建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作者分析了2020年、2021年黑龙江省种植百万亩以上的大豆、玉米、水稻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种植面积占比变化及主要来源,综合得出黑龙江省三大主要农作物品种选育在省内自主可控、成效显著,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育种工作中占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