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20篇
  4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几个鹰嘴豆品种资源抗旱性的直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5个嘴豆品种资源进行了抗旱性直接鉴定,测定其抗旱系数,植株水分状况,株高,根干重,地上干物重增长值及生长速度等指标,并对各指标测定值用模糊数学隶属度的公式壹量转换,用每一品种各项指标隶属度的平均值来评价各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CP55为典型的抗旱品种,85-13C,CP188,85-25C,CP141为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未来玉米育种目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全国及甘肃省的玉米生产和育种现状的分析,提出甘肃省未来玉米杂交种育种目标是杂交种高产稳产,同时注意抗旱、抗倒伏;耐密、适宜机械化收获、易制种,生产成本低等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甘肃省玉米育种工作者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了一些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稀植大穗品种,与目前我国大面积推广的耐密、广适型玉米新品种有很大差距,跟不上我省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适  相似文献   
4.
陇单4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1年以自选系LY2209为母本,外引系87-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大穗晚熟玉米杂交种,2006年9月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  相似文献   
5.
用雌穗顶端生长较长雄穗的产量较低的白粒抗病玉米杂交种的F3代单株,与自交系综3变异株的F4代单株杂交,选育出了株型紧凑、矮秆、抗病、配合力高的自交系ly2211。在甘肃省玉米区试和生产试验中,ly2211与87-1组配的单交种陇单6号比综3与87-1组配的主栽对照单交种豫玉22增产7.7%,比综3变异株选育的自交系与87-1组配的单交种增产7.2%。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几个玉米单交种同样都含有远缘种质。  相似文献   
6.
耐密玉米品种在甘肃河西地区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陇单3号、先玉335、郑单958在甘肃河西地区生态条件下的种植密度效应,分析了各个品种在不同密度下的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陇单3号的适宜栽培密度为82500株/hm2,先玉335的适宜栽培密度为90000株/hm2,郑单958的适宜栽培密度为90000株/hm2.分析结果还表明,各穗部性状中,随着密度的增加秃尖变长,其余性状的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加都在降低.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对不同株型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大田干旱胁迫条件下,对3种株型玉米品种即平展型豫玉22号、中间型沈单16号和紧凑型先玉335的形态、光合特性和产量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导致3个不同株型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先玉335的叶绿素含量受干旱胁迫的影响最小,豫玉22号影响最大.(2)3个品种的Pn、Tr、Gs、Ci随干旱胁迫...  相似文献   
8.
9.
玉米叶夹角是影响高密度种植的一个重要性状,与株型及产量高度相关,是玉米非常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调控玉米叶夹角形成及发育相关QTLs/基因,综述了调控叶夹角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对控制叶夹角关键QTLs/基因的研究不仅为选育耐密理想株型的辅助选择提供有效的分子标记,还为通过提高群体光合效率而增加产量的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玉米制种竞争力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分析甘肃省玉米制种竞争力的基础上,结合该省的实际情况,对发展玉米制种提出几点建议对策:鼓励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加强政策引导,规范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强玉米制种技术集成;探索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建立市场销售网络体系,提高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