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作物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达到环保及降低施肥次数的目的,本试验设计了3个基施缓释肥与尿素处理(3个氮素水平:N1,纯氮300.0 kg/hm2;N3,纯氮345.0 kg/hm2;N4,纯氮390.0 kg/hm2),以常规施肥(N2,纯氮337.5 kg/hm2)作为对照,探究不同氮素水平的缓释肥与尿素基施对水稻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水稻分蘖后期,N2(常规施肥)处理下水稻的分蘖能力达到最大,其次是N3处理,水稻高峰苗也是在常规施肥下达到最高,高峰苗的总体变化趋势为N2>N1>N3>N4。水稻的株高随施氮水平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且N2—N3处理可使水稻株高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从产量结构看,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均在N2...  相似文献   
2.
以农业生产上常用的15%多效唑为对照,选择其他2种抗倒剂(5%抗倒酯水乳剂和3%调环酸钙水乳剂),分别以3种用量喷施,来探究这2种抗倒剂在不同用量下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对照相比,经5%抗倒酯和3%调环酸钙喷施处理后,水稻的叶绿素含量都低于对照,但5%抗倒酯和3%调环酸钙的喷施用量分别为40、60 g/667 m2时,水稻的光合作用较强。喷施5%抗倒酯后,水稻的株高明显降低,且药剂对水稻的第1、2和4节间控制效果较明显,但对水稻的第3和5节间控制效果不明显。喷施5%抗倒酯后水稻的穗长变短,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都处于较高水平,且产量排第一;而喷施3%调环酸钙后水稻的产量及其构成指标基本处于中等水平。综上,在5%抗倒酯水乳剂喷施用量为40 g/667 m2时,能够保持水稻的光合作用,对水稻的第1、2和4节间控制效果较明显,从而以降低株高来增强抗倒性,对水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提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