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6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小麦生长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筛选适宜小麦品种新冬42号生长的有机肥和化肥配比,设置常规化肥减量25%配施有机肥(CF+M25)、常规化肥减量50%配施有机肥(CF+M50)、常规化肥减量75%配施有机肥(CF+M75)、常规化肥(CF)、空白对照(CK)等5个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氮配施比例为50%时,能促进小麦增产且有效降低化肥施用量,冬小麦达到最大产量的最佳无机氮配比理论值为21.3%;M处理与CF、CK处理呈显著性差异,比对照增加17.02%,比纯化肥增加10.68%;碱解氮含量排序为CF+M50>CF+M25>CF>M>CF+M75;CF处理有效磷积累量高于有机肥配施处理,比对照高出29.37%.与对照相比,施肥处理增加了小麦产量,改善了土壤质量,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稳定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化肥减量有机肥配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种植地选择、播前准备、精细播种、科学施肥、田间管理、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等方面阐述了伊犁河谷灰钙土壤条件下冬小麦化肥减量有机肥配施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对胡麻种子进行萌发试验和培养试验,明确不同盐胁迫对“伊亚6号”萌发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盐胁迫下“伊亚6号”幼苗的发芽特性(株高和根长)。结果表明:盐胁迫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伊亚6号”的萌发率,且浓度越高,降低幅度越大。同时,盐胁迫对“伊亚6号”幼苗的株高存在抑制效应,浓度越高抑制效应越明显,但中等浓度(50~100 mM)却有利于幼苗根长的提升。综上所述,“伊亚6号”具有一定的耐盐性,能适应低盐环境的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适宜新疆伊犁河谷示范推广的油用亚麻优良品系,以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新培育的8份胡麻品系为供试材料,并以伊亚4号作为对照开展品比试验,在2020年和2021年均对各品系间开展物候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性状调查,通过各类指标数据对比分析筛选出适宜在新疆伊犁地区示范推广的胡麻优良品系。结果发现,两年间品系08006-375和08006-166整齐度好、单位面积收获株数较多、工艺长较长、单果粒数较多、千粒重适中、单株粒重较高、水分含量适中、含油量适中、大部分脂肪酸含量适中、丰产性好,综合性状表现较优,推荐2024年参加全国油用亚麻联合试验。  相似文献   
5.
DTOPSIS法为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是一种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的模型。介绍了其原理和计算方法,并采用组合权重法确定各指标性状权重值,建立了基于信息熵和特尔菲法确定权重的DTOPSIS法决策模型。该模型既考虑了主观因素的影响,又考虑了样本指标体系中所固有的信息的重要性,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为提高棉花品种综合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选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的棉花新品种(系)是当前棉花育种的主攻方向,如何合理评价一个棉花新品种也是育种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胡麻是新疆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含油率高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有效成分。为了探究新疆不同地区胡麻品种经济性状间的差异情况,研究以5个胡麻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单株产量和籽粒品质性状等指标进行检测,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究新疆不同地区5个胡麻品种经济性状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新疆不同地区胡麻品种14项经济性状的变异幅度在4.00%~27.00%,其中株果数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且亚麻酸与碘值及株高与工艺长度之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综合评价显示,新疆不同地区5个胡麻品种的产量及籽粒品质特性间存在差异,伊宁市、木垒县和拜城县最适种植的胡麻品种是伊亚4号,特克斯县和叶城县最适种植的分别是陇亚10号和坝亚3号。此外,伊亚4号和坝亚3号种植在叶城县的经济性状最好,而陇亚10号、定亚26号和内亚10号种植在拜城县的经济性状最好。研究认为,良种区域化是提升新疆胡麻生产效率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8.
小麦籽粒黑胚发生及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症状 链格孢霉侵染引起的症状通常在籽粒胚部或其周围出现深褐色的斑点,这种褐色斑或黑斑代表典型的"黑胚”症状.其籽粒一般饱满,大小和形状正常.黑胚的第二种麦类根腐德氏霉侵染引起的症状是:籽粒带有浅褐不连续斑痕,其中央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灰白色的区域,这种斑痕外观为典型的眼睛状,这种眼睛状大多位于籽粒中间或远离种子胚,而很少靠近另一端.黑胚的第三种钅兼孢霉侵染引起的症状是籽粒灰白或带浅粉红色,籽粒一般干瘪、重量轻,种子表面常长有菌丝体. 2 黑胚发生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氮磷配施对冬小麦伊农20号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伊农20号大面积推广选择适宜的施肥水平。设置氮肥和磷肥各3个水平,研究了氮磷配施对该品种群体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配施对伊农20号群体性状及产量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最高群体总茎数随氮磷肥的增加先增后降,不同氮磷处理对子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并且磷肥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大于氮肥;根据本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在伊农20号维持最大叶面积指数8.4和干物质重17 252.6kg/hm2左右时,子粒产量可以突破8 000kg/hm2,相对应的适宜氮磷施用量分别为N300kg/hm2和P2O5150kg/hm2。  相似文献   
10.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小麦生长、光合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小麦生长和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小麦品种新冬42号为材料,进行了常规化肥减量25%配施有机肥(CF+M25)、常规化肥减量50%配施有机肥(CF+M50)、常规化肥减量75%配施有机肥(CF+M75)、常规化肥(CF)、空白对照(CK)5个处理的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下小麦生长、光合相关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与CF处理相比,CF配施有机肥处理的冬小麦株高、叶面积指数无显著变化,CF+M25处理小麦叶片的比叶重显著增加,增加幅度3.7%,CF+M50处理使小麦叶片单株分蘖数增加了7.89%;有机肥配施处理对冬小麦SPAD和光合参数有一定影响,但与CF处理比较规律性不明显;CF+M50处理显著增加冬小麦穗部干物质积累量,并且有较高的地上部生物量。常规化肥减量25%和减量50%配施有机肥能促进小麦增产且有效降低化肥施用量,可作为新疆伊犁地区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推荐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