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30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红麻种子工作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永海 《中国麻作》1994,16(3):37-41
  相似文献   
2.
3.
关于红麻不去雄杂交方法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导。据菲律宾对红麻开花习性观察,认为红麻的雌蕊成熟比雄蕊早,雌蕊从开花前一天的7时30分起到开花当天的17时止的34小时内都有授精能力,花粉生活力为7小时半。所以不需要去雄也能确保异花传粉的天然杂交率种子达88%。为了加速红麻杂种优势利用,提高单产;减少人工去雄和理化杀雄的麻烦,  相似文献   
4.
汤永海  陈安国 《中国麻作》1994,16(2):3-7,10
红麻茎皮骨比值属品种的特性,遗传选择效果较好,可作为单株选择的标准之一。但在红麻一生中,麻茎的皮骨比值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它随着生长日数的增加,株高和茎粗的增长而呈曲线变化。拟合:y=aXe^bx方程(a>0,b<0)。一般在旺盛生长前期的皮骨比值最高,苗期和后期较低。在群体中,茎高,粗的比茎矮,细的皮骨比值低。无论何时测量,取茎三分之一的中部可以代表整株的皮骨比值或纤骨比值。  相似文献   
5.
汤永海 《中国麻作》1985,(1):10-13,9
红麻是以采收韧皮纤维为目的的高杆作物,如何进行大量的株选和考种,直接影响育种工作的效率。为此,1982年至1983年对红麻主要农艺性状及茎中部纤维重与单株纤维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测量各性状的简便方法,其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全国黄红麻品种科研协作座谈会商定,1981~1983年对我所提供的三个优良红麻杂交组合首次在全国主要红麻产区进行了区域试验,以鉴定其区域适应性和丰产性,明确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黄麻收获之前能够较准确地估计其总产将可使政府部门制定适当的政策。因此,人们试图建立一个合适的公式,用某些易观察的性状能较客观地估算出黄麻不同时期的产量。Singh等(1975)曾根据株高、基部茎粗及密度与纤维产量的回归提出了一公式,本研究旨在以株高与纤维产量的线性回归结合株高的数学生长曲线以预测不同时期的单株平均纤维产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产量性状、抗病性和纤维品质等方面分析了9个红麻杂优组合一、二代的优势表现。试验证明:杂种二代的纤维产量平均优势降低10%左右。但二代优势性状衰退程度随组合的亲本不同而异,有的组合衰退程度较大,有的组合仍保持有较大的杂种优势。双亲均是优良品种的强优势组合,有的二代可以利用。H116(7804×南选)就是一个杂种一、二代均有利用价值的优良组合。  相似文献   
9.
经全国黄红麻品种科研协作座谈会商定,1981~1983年对我所提供的三个优良红麻杂交组合首次在全国主要红麻产区进行了区域试验,以鉴定其区域适应性和丰产性,明确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关于红麻不去雄杂交方法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导。据菲律宾对红麻开花习性观察,认为红麻的雌蕊成熟比雄蕊早,雌蕊从开花前一天的7时30分起到开花当天的17时止的34小时内都有授精能力,花粉生活力为7小时半。所以不需要去雄也能确保异花传粉的天然杂交率种子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